116 意向(1/5)
沈航三菱的态度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但俞兴这边还没有接到京城的消息。只是,如果从这位董事长的主动来看,他至少认为项目立项的机会很大,以及,更可能的是他直接或间接的拿到明确性的支持态度。这种态度转变与代表的背后信息对碳硅集团无疑是个好消息。俞兴在临港与大家简单聊了这次的机会,又分析可能的情况,或许京城最近没有反馈也是想看发动机厂商的态度,单单碳硅集团一个电车项目不好催动程序,而有了厂商的配合,也许又不一样了。总而言之,虽然有些小花絮,但主动要来临港并拿出手里最新技术的沈航三菱还是当前阶段的最好选择。如果陈董事长所言非虚,1.5T的发动机技术比另外一个供应商东安动力是要领先数年时间的,后者据说有在探索1.0T的发动机,但还没有成功点火。“俞总,你对沈航三菱他们不生气?”崔之愚在会议结束之后又和老板聊了几句,忽然这么出声。“生气也于事无补,大家各取所需,你看人家陈董事长一感觉有更大的利益,都不用我开口,自己就要来临港见面。”俞兴笑道,“还说什么呢,正好李总要调走了,责任都推他身上吧。”崔之愚前后去奉天喝了几次大酒,但始终拿不到有效的进度,这次知道是因为领导个人的因素,心中还是有些愤愤不平的。他略带讽刺的说道:“李总这次的如意算盘是拨不响了。”“就这样吧,他调走了,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打交道的机会。”俞兴沉吟道,“我们主要的精力还是把车做成功,要是碳硅集团能成功,说话自然就有分量,他也不算什么了。”他觉得这次碰见的事以后可以当作一个小案例来分享,当然,自己是不会点名的。崔之愚点头称是,心里有一种极大的预感,增程器这个环节的进度要很快推进了。两边的时间已经约定。俞兴在考虑两天之后借着1.5T发动机的最新消息又给领导秘书打了一通电话,顺带就提到两边在合作上的沟通,而这次得到的回应就是颇为积极的。他也就基本确定,确实还需要厂商的参与才能尽快推动项目的立项。“你们搞点东西那么费事。”刘琬英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之后难免感慨,“不如咱们过山峰直接杀过去。”“刘总,刘大总裁,那你给我钱也行啊,钱砸过去也能把事情推动。”俞兴只能摊手,“要不说,破坏容易,建设难呢。”刘琬英笑道:“钱不留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