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不可知(2/5)
间接油冷,通过ANSYSFluent仿真,确保绕组温升小于80K。李松看得直皱眉,忍不住往后翻了几页,瞧见对于12月底第一台原型机测试的描述。——2012年12月13日完成首台100kW电机装配,12月28日启动台架测试。——初步测试结果,未达成95kW功率输出目标,需优化控制器参数。——效率94.5%,主要损失来自铁损与机械摩擦。——温升方面的绕组温度120摄氏度,超出设计值,需调整油冷流速。李松继续往下看到“调整磁钢厚度,从3mm增至4mm,提升反电动势至380V”,终于忍不住飞快的往后翻阅文件,视线里不断出现各种数据。他终于理解了妻子的“看不懂”和“不知道”。李松愣了一会,指出一点:“他们的电机没达预期目标啊。”“这样的研发又怎么能上来就中呢。”徐欣如此答道,“他们也给出具体的调整和优化,今年一季度还要做小批量验证。”李松其实也知道这个理,瞧着手里合上的文件,心里冒出来一个念头,俞兴敢这么杀入新能源项目,他的胆气未必就比我差啊。徐欣叹道:“问题是,真的摸不准这种进展所代表的意义,不光电机,后面的电驱、电池等各种研发的情况都给了,但是……我总不能拿去找比亚迪评估吧,找比亚迪,比亚迪也不是这种技术路线啊。”项目摆出来了,文件给到了,目标、参数、优化、验证全都列了,又怎么样呢?徐欣用一个极其贴切这种情况的词来描述,那就是——盲人摸象。李松把文件放下,顺手抽了一张纸,擦了擦额头。徐欣见状一愣:“你流汗了?”“啊?不是,呃,那个……”李松下意识否认,又迅速提出建议,“你们今日资本既然投了这电车,是不是该组个有专业背景的小组来跟一跟?”徐欣瞥了眼丈夫:“你以为没组吗?”李松一惊。徐欣再次摇头:“今日资本专门招了3个人来跟这一块,他们先看了碳硅集团给的文件,然后迟迟没法评估这个进度到底什么样。”李松直率评价:“那他们还挺诚实,没有糊弄你啊。”徐欣先点头后摇头:“他们要是糊弄了,难道不担心俞兴直接带人上门来对峙吗?他又不是干不出那种事。”李松彻底明白眼下的情况了,今日资本压根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估碳硅集团的进展。他又一次伸手拿起茶几上的文件,这次多翻了一会,颇有些感同身受的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