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北上京口(3/4)
而且,对铠甲管理的责任采取连坐制。谁家抄出了铠甲,一副连坐同伍,两副连坐同什,三副连坐同里,四副连坐同乡。
所以,这个时代,不可能发生农民起义,只有有权养兵的士族门阀,才有条件造反。
像多年前的五斗米教孙恩、卢循起义,他们也是联合大家族才能发展壮大那么快的。
孙丙右师爷与六人分手,回县衙去了。孙延安让这位族叔带口信向萧县令问好。
他不可能知道,当萧宽听说萧西风五人跟孙校尉走了时,心里后悔不已。
朝廷局势十分复杂,各种势力、各大家族都在尽力搜罗人才。
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高人,却让千里外的彭城王府扒走了。
家族在徐州刺史部的人不少,堂兄萧承之就是那里的扬武将军。
如果萧西风五人追随彭城王建了功立了业,到时家族一定会责怪自己办事不力。
这个年代,个人官位升迁,取决于家族在官场高位之人的决定。
不被家族看好,同时在官场也就被打入冷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宽对萧西风五人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肯定、担忧。
因为,他越是深挖,越发知道萧西风的厉害。
他的求学师承、战场表现、过往经历…都让萧宽断定:他们在彭城王府一定会发光耀眼。
这越发加深了萧宽的担忧。
不能坐以待毙!
萧宽决定立即给堂兄萧承之写信,向他详细介绍萧西风的情况,请他想法拉拢他。最起码不要与他产生龃龉。
同时暗示,自己作了很大努力,奈何自己能许诺的条件有限,没能为家族争取到这位英才。内心相当惋惜。
这样,到时无论萧西风他们干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事,家族至少有位将军为自己开脱开脱。自己不至于被家族长老们一棍子打死。
孙延安校尉这次不是以军官身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