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清洗(3/4)
皇帝身边的近臣,实质上拆刘义隆的左膀右臂。
这自然遭到刘义隆坚决抵制。
刘义隆强势下诏,任命到彦之为中领军,掌管禁军。这一招是为保护皇帝安全,防备对手偷袭。
又任命豫章刺史刘粹为雍州刺史。牵制谢晦。
当年刘义隆4岁代父镇守京口时,就是这位刘粹大叔做他的守护将军。感情自不必说。
同时,刘义隆调亲信王华入京,任侍中,右卫将军。王昙首任侍中,领骁骑将军。刘义隆的侍卫头子朱容子担任右军将军。
这一番操作下来,担任侍中的王弘、王昙首两兄弟随时可入皇宫与皇帝商议、决定大事,完全可以绕开徐羡之、傅亮二人。
如果说,对王氏兄弟的安排让徐、傅二人感到十分危险,那刘义隆随即颁布的一道诏书,让徐羡之、傅亮真正慌了神:皇帝刘义隆直接下诏,为庐陵王刘义真平反。
这道诏令的颁布,基本表明,在刘义隆心里,已将徐羡之、傅亮、谢晦定性为奸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时机未到,收拾他们的条件还未成熟。
此时的刘义隆才展现身为刘裕之子的果决、智慧。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麻痹对方几人。
到彦之赴江陵探望谢晦,表达敬佩和亲近之意。
按照刘裕遗诏,朝廷政务和法律诉讼权仍旧在徐、傅二人手上。
徐、傅二人希望改善与皇帝关系,于是上奏折,请求归政于皇帝。
刘义隆不允。
再次奏请,仍不准。
第三次奏请,皇帝批准。
徐羡之、傅亮退休回家休养。
皇帝刘义隆开始亲政。
他放出风声,准备北伐魏国。下令打造舰船,整训军队。
傅亮写信密给谢晦,提醒对方:朝廷打造强大水师,可能是准备攻打荆州。
皇帝刘义隆得知,自己的计划可能走漏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