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拿捏(2/6)
皇帝成为重要道教信徒,是被道家仙师炼制的仙丹吸引。
世面上流行的仙丹分两种:外丹、内丹。
由字面意思可知,外丹用来涂抹,内丹可以口服。
王公贵族、官员商贾能搞到的仙丹,大概是九个品种,称为“九丹”。
它们是: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塞丹。
但历代皇帝最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一种名为“寒食散”的顶级仙丹。
以后人眼光来看,“寒食散”其实就是一种壮阳药。
只不过经过所谓道家仙师不断试验、改善配方后,比起同时代其它壮阳药,“寒食散”的壮阳效果明显、而副作用一时感觉不到。它可称之为古代“伟哥”。
整个魏国境内,能成功炼制“寒食散”的,只有寥寥几位道家真人。
而寇谦之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炼丹水准,比其他人要高些。
他炼制的“寒食散”,在不减弱核心作用前提下,副作用更加温和。
崔浩十几岁就成为魏国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秘书。而那时他就结识了寇谦之。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日游五组鬼将的精心布局。
历史上,多数皇家总是为子嗣稀少而烦忧。
甚至发生过多次皇帝驾崩而无后人继承皇位的情况。
可这种担忧,在拓跋家族却不是事。
自从拓跋珪经崔浩引荐结识了寇谦之,拓跋皇家后宫妃嫔的肚子,就一个接一个鼓起来。
有据可查的数字是:拓跋珪有十个成年儿子,拓跋嗣有七个,拓跋焘有六个。
这还只是有记录的、他们后代中成年男丁的数字。没包括夭折的儿子,以及更多的女儿们。
顶级“寒食散”固然是吸引皇帝的绝佳钓饵。
但有了阴修作后盾的寇谦之,他的优势不仅仅是炼制“寒食散”的手艺日益炉火纯青,还在于他试炼更顶级仙丹“气血丹”,也能“偶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