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后悔(2/3)
大伙等着皇帝拓跋焘做出抉择。
这天,拓跋焘不知哪根心弦被拨动,忽然召中书侍郎高允觐见。
高允衣冠整齐入朝,完成所有礼仪后,面对皇帝,一言不发,只是流泪。
拓跋焘看着他,也留下泪来。
君臣二人就这样,啥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在那里流泪。
最后,拓跋焘让太监宗爱将高允送出宫外。
至始至终,高允除了向皇帝请安,没说过一句其它的话。
皇宫门口,望着高允远去的背影,宗爱心里生出强烈不安的感觉。
高允是拓跋晃的老师,还是原东宫四大辅臣之一。
关键是,他从不隐瞒自己的倾向。
即便在拓跋晃最倒霉的时候,他还冒着杀头的风险,向皇帝谏言:太子拓跋晃不应该被削权。
皇帝拓跋焘今天召见这位老臣,是什么意思。
宗爱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悄悄找到羽林中郎、振威将军独孤尼,与他一起,就皇帝今天的异常举动进行分析。
独孤尼母亲是柔然郡主,三皇子拓跋余母亲郁左昭仪是柔然公主,她们是堂姐妹关系。
所以独孤尼与宗爱有共同目标:支持拓跋余。
搞垮、弄死太子拓跋晃,独孤尼没少出力。
宗爱找到独孤尼,让他瞅准机会问问皇帝:老臣高允为什么流泪。
独孤尼也是皇帝信任的近臣。他掌控皇宫禁卫军,对皇宫里发生的事应该清楚,知道高允举止并不奇怪。
独孤尼趁巡查宫中防务,向皇上请安时,顺口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拓跋焘听独孤尼问起这事,看他两眼,叹息道:“崔浩案发时,高允是牵连在案的。太子听说后,连夜入宫为他求情,朕才赦免了高允。高允是因为太子流泪啊!”
独孤尼听了,装出恍然大悟样子,没有吱声。他对皇帝行礼后退出。
宗爱在密室等着独孤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