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玄幻魔法> 幸好遇见神> 第477章 改汉姓(3/4)

第477章 改汉姓(3/4)


    后来,这鲜卑八大姓氏和汉人五姓七望,与河东的裴、柳、薛、王三大郡姓,江南吴地的顾、陆、朱、张四大本地士族,衣冠南渡到江南的王、谢、郗、萧四大侨姓,组成今后中国历史的主体族群。



    这些世家大族几乎垄断官场,他们的活动,左右着中国历史走向。



    早前,汉朝选拔官员的办法是“察举制”。简而言之,就是前任官员确定后任官员。



    到曹魏时代,为了广罗人才,改为采用“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中央委派中正官到地方各级,负责挑选储备官员。



    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挑选官员的权力由世家转移到皇帝手上。



    皇帝亲自操控“九品中正制”,也不是为了将世家大族排挤出权力框架之外,而是为了很方便地扶持自己人、削弱异己势力。



    拓跋宏之前已经任命了中央中正官员(礼部郎中),并向州、郡、县派出了中正官。牢牢把控了人事任免权。



    现在,他将鲜卑人改汉姓的同时,也给汉族大姓排了序。这就是给中正官划定了选官范围。



    诏令公布后,旬朝时,鲜卑臣子还没出声,散骑常侍、给事中游明根出奏:“禀皇上,皇族、上八族同改汉姓,与五姓七望构成九品中正官选官范围。微臣觉得,太皇太后时期设置的太学、乡学已成气候,寒门、庶族士子在乡学苦读,蔚然成风,不应该堵死这些人的前路。微臣以为,在九品中正制选官之外,应预留一些名额,从太学、乡学学子里,通过考试选拔部分官员。恳请皇上裁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冲这时也上前奏道:“禀皇上,臣认为游常侍所言,非常在理。太学学子,大部分在九品中正制选官范围内,但乡学学子则不然。臣认为,乡学学子基数庞大,他们中也有不少良才。朝廷可以开科设考,从这些学子们中拔尖任官,开科考先河。”



    拓跋宏稍加思索后道:“朕准奏。那就有劳李爱卿、游爱卿组织人员商议,先拿出详细条陈来,再行定夺。”



    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