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玄幻魔法> 幸好遇见神> 第495章 成长(2/5)

第495章 成长(2/5)

相反的策略。



    皇帝司马炎及继任者前后封了几十个同姓王,并派他们到地方任职,掌握土地、人口、军队。



    后来,司马大王们互不买账,矛盾不可调和,同姓相残,终至爆发“八王之乱”,一发不可收拾,亡国灭族。



    刘宋朝、萧齐朝,貌似总结了前两朝经验教训,在依赖皇族与压制皇族间左右摇摆,有时兄弟叔侄团结对外,有时又互相残忍内讧。



    萧衍坐上皇位后,他采取折中办法:



    一方面,他将自己几个弟弟、侄子封王,对他们委以三省主官或刺史等要职;



    另一方面,他非常看重老部下、朋友、同盟者,把他们放在权力要津,掌控朝廷和地方政府实权。



    例如,朝廷职能部门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一把手分别是:



    尚书省:尚书令,左、右仆射。



    中书省:中书令,中书侍郎。



    门下省:侍中,门下侍郎(黄门侍郎)。



    萧衍的做法是: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这三个一把手职务,由萧衍弟弟们以王爷身份兼领。



    其实这些王爷只是相当于董事长,不管具体事务。



    具体事务由副职尚书左、右仆射兼职处理。



    比如沈约,他的职务是尚书左仆射,兼职门下侍郎。其实是尚书省、门下省实权负责人。



    尚书右仆射范云,兼任中书侍郎。他在尚书省仅次于沈约,在中书省等于一把手。



    也就是说,在萧衍精心设计下,南梁的萧姓王爷们成为朝廷三大部门挂名正职,位置高、关键时刻有表决权,但日常政务处理,沈约是首宰,范云是次宰。



    萧衍还要求沈约、范云等大臣,不论出身贵贱,大量招纳社会各层次贤才到官场,为朝廷效力。



    萧衍的这种理念、做法,是秦汉“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混合版本。



    虽然还没上升到法制层面,但在萧衍、沈约、范云以及许多臣子们推动下,逐渐将“九品中正制”撕开了一道口子,为寒门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