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713章 天子南巡 37(3/4)

第713章 天子南巡 37(3/4)

城的大明门……



    到了此处时候,朱翊钧再次下了御辇,从大明门进入皇宫。



    南京百官,以及从北京城来的随驾官员,一直等在宫外,等候着天子的召见……



    朱翊钧进入了南京的皇宫,踩着早就准备好的红毯,一步一步的朝着奉天殿而去……



    这里是太祖高皇帝修建的宫殿,永乐大帝在这里呆过许多年,仁宗皇帝在这里的文华宫当过数年的常务副皇帝……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但这里的宫殿,依然充满着威严。



    朱翊钧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忽然他停下脚步,环视一周。



    身后的冯保,以及一干随从,全部颔首等候。



    洪武二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站在应天府的紫金山巅,俯瞰脚下燕雀湖,波光粼粼。



    他挥袖间定下规制:“宫阙规制,必欲使帝王尊严,不可僭越。”



    随后,十万工匠涌入应天,填湖筑基的号子声震彻云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南京紫禁城以“天子之居”的宏大气魄铺开,占地面积逾百万方,中轴线长达五里,奉天殿基址高出地面十丈,螭首吐水、飞檐衔云,檐角垂脊兽多达九只……



    这是当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向天下昭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绝对权威……



    而在三十多年后,也就是到了永乐四年,朱棣在这里摔碎西域进贡的夜光杯,下定决心,迁都北平。



    “应天虽好,终非龙兴之地!”



    随后,工部尚书宋礼率百万役夫凿通大运河,将房山汉白玉、西南金丝楠木源源不断运抵北平……北京紫禁城的地基深挖二十丈,浇筑“糯米灰浆”混以生铁,比南京宫城更厚重三分。



    丹陛御道上的云龙石雕重,需千人拽冰、万人牵行,朱棣借着北京城那座宏伟的宫殿,向天下宣示“靖难正朔,再造乾坤”铁血……



    南京紫禁城枕山抱水,紫金山如苍龙盘卧,秦淮河似玉带环绕,刻意将皇城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