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920章 宗藩条例折中(2/5)

第920章 宗藩条例折中(2/5)

难掩喜色,立刻告退去安排。



    很快,秦王这份字字泣血、又暗含妥协智慧的奏疏,连同皇帝允准传阅的旨意,在遍布大明的藩王群体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在大明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也就是新年



    各王府接到誊录的奏本,亲王、郡王、将军乃至奉国中尉们,无不屏息凝神,逐字逐句地研读。



    奏疏的内容,像一道微光,穿透了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绝望与愤怒。



    底线得以保全:“存玉牒,以正本源!”



    这是所有朱氏子孙的命脉所系!



    只要名字还在皇家玉牒之上,即便沦为平民,他们依旧是太祖高皇帝的苗裔!



    血脉的尊严,宗庙的香火,有了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保障。



    比起被彻底除籍,沦为无根浮萍,这简直是绝处逢生。



    “守主脉,以续宗祧!”大宗主脉的延续,亲王爵秩永袭(虽然俸禄大减),主祭有嗣,谱系分明!这保住了各藩的“体面”让嫡长一脉不至于迅速沉沦,祖宗的神位牌前,终归还有穿着王袍的子孙跪拜。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各脉的支脉即便沦为普通百姓,也有主心骨,也在地方有靠山。



    “减禄俸,以纾国用!” “严支系,以杜冗滥!”秦王提出的自领三成俸禄五服外宗亲悉归民籍……



    这些条款虽然严苛,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特权,但经过大半年的争吵、抗议,尤其是皇帝派遣的“藩卫”进驻各王府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紧张感,早已让大多数宗室郡王明白,朝廷是铁了心要改革,再硬抗下去,恐怕连这最后的底线都保不住。



    奏疏传阅之后,各地藩王的反应迅速而微妙。



    强硬的声音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言辞恳切的上奏。



    各地亲王、有影响力的郡王纷纷上书,口径出奇地一致:“伏读秦王奏疏,披沥肝胆,深明大义!其所请‘存玉牒、守主脉、减禄俸、严支系’四款,实为保全宗室血脉、纾解朝廷忧困之良策!臣等感佩莫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