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上命昭唐> 第249章 赴丧(3/12)

第249章 赴丧(3/12)

“大郎,不可哀毁成疾,杜氏门第还要你兄弟扛着。”大约用了一炷香,到了灵堂。圣人平静注视着梓棺。杜让能中风后居家静养,看起来并无大碍。梦中而卒,这么突然,多半是一口气散了。有些事说起来神神叨叨,但就是长期存在。前世社区一个老头,八十多还能骑车散心,某天刚出门,扔了车就往回走,让儿子送他回老宅,情绪激动。一家人为此大吵一架。儿子拗不过,答应马上开车送他回去。结果老头半路就没了,没有任何征兆。也好。能像自行车老头、杜让能这么痛快的不多,主流还是在病魔的摧残折磨中撒手人寰。比起历史,比起郑畋,杜让能应该是高兴、欣慰、释然、安心而去的。他牵肠挂肚的圣唐,转危为安。他心心念念的元和事业,初见曙光。想到努力、忍受的耻辱、遭的罪得到了回报,想到洛阳的南郊大典与诸侯会盟、朱贼被分尸,当能含笑九泉。人生当苦无妨,愿望无违即好。“泪咽无声,只悔晚归。”“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安息吧。一众杜氏子弟听了,再度失声痛哭。赵如心、宇文柔、南宫宠颜凝视着圣人的背影、侧脸:还挺真挚朴拙。若大哭大叫,反倒显得虚伪。是的,这种事也讲技巧。从表情、眼神、大动作到语气、措辞内容、下意识的小动作,需根据氛围、对象动态变化。有些皇帝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真情,就能笼络到人心。有些人哪怕哭得昏天黑地,看客只觉得假。不知何时,杜黛君已经站在他身后,双手捧着一卷绢书:“父遗表,让臣等转告圣人……”杜黛君强忍住不哭出声来,哽咽着:“怕圣人今后一个人无助,就让这卷书陪在皇帝身边……”圣人拿过来在手心摊开。谈论的仍是军政。首先肯定了之前的思路,然后就开始发出警告了。问题不在节度使,藩镇,衙兵,而在广大武夫、百姓、风气。风气孽丧,百姓愚昧残暴逐利,脱胎其中的军人普遍好战、喜乱。国家并未随着雍凉的局部平静、洛阳的胜利转入治世。今后的重点是镇抚教化百姓、四夷,移风易俗,削弱武德,保证粮食、财政安全,兜住二者红线。在这个基础上,观察局势等机会。以前冒险是不得不冒,不冒就会死。但以后能不冒的险就不冒,无论是政策还是亲征。种种军政不能固步自封、托古言事,以时移世易,人心之变化,灵活施为。具体方针没提,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茫茫中国代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