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生变(3/4)
高大福怕惹事,惊慌之下,只得出了一大笔“封口费”,还费了老鼻子劲,才把送出去的诗集收回来销毁。
他知道上了冯四海的当,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
如果冯四海就此收手的话,便不会惹来滔天大祸了。
他贪得无厌,又拿着诗集去讹诈宁阳伯世子,让世子高价回收此诗集,否则他便到处宣扬此诗。
世子胆子小,又见朝野上下,舆论风向都对周贵妃不利,只好掏了一大笔钱,将此诗集买下。
不料宁阳伯见到这本诗集,如获至宝,这首诗的作者,不就是“妖书”的作者吗?
不管他是不是,也必须是了。
只要“妖书案”尽快结案,方能洗清周贵妃身上的嫌疑。
于是,宁阳伯便拿着这本诗集去举报冯四海,说他讹诈世子。
他不敢去东厂,便去了锦衣卫。
锦衣卫一见此诗,顿时也如获至宝,立刻拘捕了高大福和冯四海。
高大福本就痛恨冯四海,掏出冯四海当日所立字据,说明此诗确为冯四海所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锦衣卫遂将高大福放了,严刑拷打冯四海。
冯四海开始还大喊冤枉,他讹诈高大福和宁阳伯世子只为求财,自己与吕有良非亲非故,为何要散发“妖书”为他正名?
一分银子都赚不到,还要倒贴印传单的钱,他又不是傻子!
“妖书案”悬而未决,锦衣卫多次被皇帝斥责,压力极大。
好不容易赶在东厂之前,逮到“嫌疑犯”,正是立下功劳,力压东厂的最好机会,哪会轻易放过?
加上这人正好又是山西籍的,就是你了!
最后,冯四海熬不住酷刑,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捏造周贵妃剽窃一事,炮制“妖书”,哗众取宠。
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李同光拿到口供后,忙不迭地去向皇帝请功,老皇帝当下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