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49章 改稻为桑,是国策?(3/4)

第149章 改稻为桑,是国策?(3/4)

当知晓这一份恩情之重。公公,也来得正是时候,自有些话想与公公知会,借公公之口,回禀陛下。”“来,这边请吧。”宦官也是随着岳凌笑着,一并进了门。进门之后,便是有紫鹃奉上茶水,厅堂内,姑娘们都躲避去了里间,也是避开岳凌和宫中人谈论公务。岳凌亲手斟茶,又问道:“还未请教公公名讳。”宦官颔首,“陈姓,单名一个矩字。”“陈公公年节出京,实在操劳,不知陛下如今身子如何?”陈矩应道:“当不起操劳二字,若属操劳,还是侯爷在沧州赈灾操劳的更多,如今都席卷到京城去了。我只是皇家的奴婢,哪有操劳一说?”“至于陛下的身子,太医院悉心调养,如今当属不错。只是陛下每日忙于案牍之前八九个时辰,每日直至深夜才睡下,倒让我们这些奴婢看得心疼。”“若朝中多几位如同安京侯的肱股之臣,何苦让陛下殚精竭虑。”岳凌抿着茶水,摇头道:“公公过誉了,陛下身子康健是一桩好事。连年灾祸,免不了各地都有疑难杂症,待过个三五载,也该有了转圜。”“就如同这沧州,三五载之后,定然民丰物阜。”陈矩倒不像岳凌这般乐观,“如今国库里空虚的厉害,给侯爷以及各家勋贵的赏银,也是从内帑出的。”“内帑是先帝积攒下的一些钱粮,其中有数,又无多少进项。陛下如今正缺银子,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岳凌眸眼一转,这陈矩还知晓内务府的情况,看来在太监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了。岳凌又问,“不知朝中大臣,给陛下出了什么主意?”陈矩应着,“有捐银的,有要向倭国讨银的,还有要在南边改稻为桑的。”“改稻为桑?”陈矩颔首,“侯爷也曾提过开海,改稻为桑便是补充蚕丝,多造丝绸。如今按照苏杭的织机来算,顶多一年织十五万匹。”“若是开海,这个数量远远不足,至少再增加三十万匹才能满足所需。真正能做到充盈国库。”见岳凌紧皱着眉头,陈矩不禁问道:“侯爷以为,这不是个好路子?”“朝中上下评价说,改稻为桑,一亩田地产出能翻数十倍,如此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之举,当为国策推行。”岳凌摇头,“不好评价国策好坏,只是执行起来,多半会偏差陛下的原意。我能考虑到的风险,陛下定然也能知悉,弃农富商,避免不了土地被一些丝织大户兼并,或许缓缓推进能有所改善。若是一年增加三十万匹,实属不易。”陈矩道:“那依侯爷的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