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薛宝钗?弃子?(4/7)
府,向林如海和岳凌分别拱了拱手道:“林大人身子多有不适,侯爷也不必屈尊降贵,接下来的事情便由在下主持吧?”林如海和岳凌默契道:“崔知府,请便。”崔影趟着步子来到场中央,从盘中的名目之上,接起了一票盐引,手指着道:“经查,凌记茶坊的盐引中,夹杂着旧盐引滥竽充数,并非本年发放。”“按《两淮盐法志》凡新旧引混淆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情况忽得急转直下,裴记坊的底子固然不清不白,可众人没想到方才大义凛然的茶坊,竟然也不是个底子清的,用起了旧盐引。而且还是被当场抓获,岂不是罪名更大,名声更臭了?场下议论纷纷,这便是崔影想要的效果,暗暗沉了口气,转向薛宝钗,逼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儒生笑吟吟的看着场中的热闹,心底庆幸不已。身后的掌柜们都因此惊得变了脸色,但早洞悉一切的薛宝钗,心底却是亢奋。因为,她清楚,即将来到了她此幕的最高潮,她的价值即将要向岳凌展露无疑。起身,薛宝钗双手迭在身前,先是向静坐着的岳凌,林如海福了一礼,而后面对一地知府,不卑不亢的说道:“崔知府,不妨将票引给我一看。”崔影面露不喜,道:“难道,你还怀疑本官将你的盐引换了不成?”薛宝钗摇头道:“并非如此。”崔影凝紧了眉头,却因这里不是府衙,背后更是有岳凌和林如海在,他不好发作,便给身旁小吏使了个眼色,让他转交给薛宝钗。接过了盐引,薛宝钗上下浏览了遍,最后目光落在扬州知府的大印上,开口道:“请问崔大人,您上任扬州,是不是在隆祐元年六月?”这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刚刚对峙时的情况,何其相似。只是身份从两商对立,变成一官一商。士农工商,商人最为卑贱,即便是在扬州富商云集,近乎缔造了整个扬州的富庶,但权利也并没有多大,地位也是通过不断的捐输,和培养后辈子弟入朝为官,而拔高的。一个商贾,怎敢用质问的语气,问一地知府呢?知府可是四品大员,根本无需与商贾争论。“是,这又如何?本官于五月抵达扬州交接,六月正式走马上任。”不知怎得,崔影心底突然有些不安。感觉在局面上似是被这小小商贾牵着走了。他本可不作回应的,只是被架在这舞台上,众目睽睽之下,不好避退。薛宝钗轻点螓首,道:“知府请看,这盐引的日期是隆祐元年六月。”“本官已经说了,本官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