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郤缺谏劝以九歌(3/6)
当然盟书还有一个副本,每个参与会盟的国家都有一份。
牺牲品里最主要的是牛,谁割牛耳则代表谁是盟主。一般是主持会议的国家代表负责割牛耳,这便是所谓的执牛耳。
当然盟会的核心内容还是所达成的一致意见什么。这次扈地会盟执牛耳的当然是赵盾,最终的决议便是与会各国要在晋国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一致对敌。
这个敌便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少数民族部落。具体便是一国受到了侵犯,各国都要主动前去救援。
从扈地会盟回来后,赵盾把矛头对准了鲁国。
原因很简单,你鲁国人居然在咱晋国召开的国际重要会议上迟到,严重违反相关纪律,不给予相应的处分,那以后各诸侯国相继效仿怎么办?
按狐射姑的说法,赵盾是夏日之日,这个夏日之日此时便发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盾有意讨伐鲁国,但下军大夫郤缺建议赵盾不应讨伐鲁国,最多派人去责问一下鲁国即可。
郤缺,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他了,他为中华成语文化贡献了“相敬如宾”成语。
郤缺在晋襄公时代的箕地之战中俘获了白狄首领,从而被晋襄公提拔为卿级大夫。
这个时候,郤缺虽然拥有了卿大夫的级别,但职务上仍旧是一个下军大夫,相当于在级别上是晋国六卿领导班子的候补人选。
郤缺在晋国的春秋风云里是一位大牛人,很快,他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郤缺的时代来临前,他还要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取得晋国上下的认可。比如这一次,他便认为不宜讨伐鲁国。
赵盾知道郤缺是一位德才兼备文武全材的干材贤臣,便专门请他来赵府喝茶。
喝茶是形式,关键是赵盾需要详细听取郤缺的建议,关于鲁国此次迟到该如何处分的建议。
郤缺有话直说,他对赵盾道:“元帅,得高度重视我们晋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秦国肯定是要来侵犯晋国的,我们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