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173章 董狐直笔留青史(2/5)

第173章 董狐直笔留青史(2/5)


    赵盾终于叹了一口气,道:“我之怀矣,子诒伊戚!这便是在说老夫啊。”



    什么意思?



    赵盾这话源于诗经,意思就是因为自己有太多的依恋,所以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赵盾当时选择逃亡,但他实在舍不得离开晋国,结果赵穿杀了晋灵公时,赵盾还滞留在国境内。



    赵盾的最终决定是保全赵穿,而让自己背负起弑君之恶名!



    他只是嗟叹不已,并没有强迫董狐修改记录。



    就这样,赵盾弑君这事就被历史给定了性并记录了下来。



    读史至此,不由感慨赵盾的心胸开阔。要知道,当时的赵盾可谓是权势通天,他完全可以强令董狐修改记录。



    但他没有,单从这一点看,赵盾可称为良臣!



    大约50年后,公元前548年,东方大国齐国也发生了权臣弑君事件。



    当时的上卿崔杼弑杀了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记录“崔杼弑其君”。



    崔杼不干了,他命令太史必须修改记录,太史不改,于是太史被杀。



    新任太史是其弟,继续记录“崔杼弑其君”,继续被杀。



    然后是太史的三弟出场,继续被杀。



    轮到四弟,这是太史最后一个兄弟了,而后面太史家里的子侄辈们都一个个轮流排着队!



    杀人,那是你权臣的权力。



    但直笔记史,那是我太史的责任!



    我们在讲齐国风云时把这一段故事讲得很具体,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三位太史都是同一家的兄弟们。



    然后这一家子的子侄们都来了,最后是太史家族的小宗南史氏也带着全家人来了!



    他们来做什么?



    他们来扞卫太史的尊严!



    崔杼弑国君这是不争的事实,太史手头握的虽然不是刀而是笔。



    但这支笔,是最刚直的笔,事实是怎样的,记录必须怎样!



    董狐是幸运的,他没有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