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173章 董狐直笔留青史(4/5)

第173章 董狐直笔留青史(4/5)

令,宁可得罪汉武帝,遭受最令男人耻辱和痛苦的宫刑,也要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



    在晋国这位记录了赵盾弑君的史官董狐之前,中国历史还有一位着名的史官,也是董狐的祖先,西周初期的辛甲!



    辛甲,商末周初年史官,原来是商纣王帝辛时期的史官。



    商纣王帝辛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商王,但正因为他取得了很多业绩,所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到后来骄傲自满恣意妄为。



    商纣王更因为宠信妃子妲己后,变得荒淫暴虐,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暴君。



    辛甲多次劝谏,据说向纣王进言七十五次之多,但纣王不听。



    辛甲失望了,于是投奔西周,受到周王重用,任周太史,受封于长子,即今山西高官子县。



    辛甲他在太史任内,倡导百官“官箴王阙”,以针砭国君缺失为己任。



    据说,与辛甲相关的最重要的箴言便是《虞人之箴》。



    虞人,是当时管理田猎的官员称谓。《虞人之箴》就是管理田猎的官员向帝王提出的谏言。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这是一个叫司原的虞人对国君的劝谏,大致意思就是大禹时代,划国家为九州,九州水陆相通,让百姓有所居而乐,畜禽有草食而繁殖,人兽和谐相处,良性循环,这就是德政。



    到后来,后羿弑君夺位,却贪恋渔猎,不理国政,过度使用武力,从而损害国家根本。



    所以,臣斗胆劝诫国君不要这样。



    《虞人之箴》的历史地位很高,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辛甲作为史官,经常给君王提类似的建议,其根本理念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叫什么?



    这就是道,天道的道,而辛甲也就奠定了其在道家思想上的地位。



    辛甲受封于长子,后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