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赵盾设公族之职(4/5)
的人品低下。
正是如晋灵公这样的国君,将一些人士任命为官。然后,动员这些人士胡作非为。
我们前面讲过,晋灵公修建高台,蓄养死士,装修花园等等,都是有具体的人负责去做的。
这些人都是晋灵公自己的任命的人,到最后,他居然可以摆出鸿门宴意欲杀掉赵盾。
赵盾的人事改革,就是限制国君随便任免官员!
他提出,让卿大夫的嫡长子担任公族,附加的一条便是这个公族官职是可以世袭的!
由于实现了世袭,那只要这个卿大夫不犯错,他的儿子们都可以在朝中为官!
什么意思?
比如赵氏家族,本来赵氏家族只有一个是大夫,即现在的赵盾,执政的中军元帅,已经在晋国朝堂当官了。
现在可以考虑让赵盾的儿子赵朔也去朝中为官,具体官职便是公族,分管某项具体工作!
这个具体工作,也就是具体职位,任免权仍旧掌握在国君手里。只要不犯错误,这个职位可以世袭。
公族是配套有封地的,国君分赏土地给公族作为食邑,那国君的土地控制量便相对减少。
有了具体职位,并且只要不犯错便可以世袭,那国君的人事控制力也得到弱化。
土地控制权和人事控制力,这两项国君最重要的权力由此而得到相对消弱。
那什么力量得到了强化?公族力量吗?
显然,不是真正的公族力量得到了加强,而是卿大夫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面对着执政的中军元帅赵盾所提出来的以消弱君权、强化卿大夫权力为目的的这种人事制度改革,晋成公作为国君,为什么能够同意呢?
很显然,一方面,此时的赵盾权势太大了。
晋成公刚回晋国,他需要赵盾的全面支持。同样,他也需要全面支持赵盾。晋成公能够得到君位,内心上是感激赵盾的。
另一方面,晋成公从自己的侄子晋灵公身上得到了教训:正因为国君权力过大,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