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晋国那些高官们(4/5)
与他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亲兄弟赵同。后面我们会讲到,他们的老三赵婴齐则与两位哥哥有些不和,原因来自家庭内部矛盾。
赵氏家族在整个此时的晋国三军中的主要职位中占位最多了,还有源于赵穿的赵氏家族别支,即邯郸赵氏,此时当然也有人在晋国军中,那便是赵穿嫡子赵旃。
虽然现在他不是什么军中大夫,但在政坛上,他继承了赵穿的邯郸赵氏宗主,也是一名公族大夫。
这里必须要提的是下军大夫荀首,荀氏家族别支,荀林父之弟。
在晋成公时期晋国的公族改革中,荀首被任命为公族大夫,食邑被封于智邑。其后人便以邑为氏,从荀氏家族别出一个新的智氏家族。
这个智氏家族后来是牛气冲天的。到了春秋后期,一跃成为当时晋国智、韩、赵、魏四大家族之首!
当然,此时的荀首,仅仅是一名下军大夫。
上军大夫巩朔。巩朔是士会的亲兄弟,士氏家族由士会执掌,巩朔因为封于巩邑,成为士氏家族的别宗,形成巩氏家族,巩朔为宗主,也是公族大夫。
这里便出现了一个巩氏,关于巩氏渊源当然不一。如今的巩氏传人有认为巩姓出自姬姓的,将巩氏鼻祖认定为周敬王时期的巩简公的。
巩简公乃大周王朝卿士级别的高官,内诸侯巩国国君,伯爵。
巩简公在后来的王子朝作乱中被杀,其后人便以其封邑为氏,这便出现了巩姓。
但那是约一百年以后的事了,而史料中最早出现这个巩氏的,便是巩朔了。
巩朔第一次出现在晋国春秋历史,是在公元前610年,赵盾派巩朔代表晋国与郑国讲和,最后两国以互质为条件实现和解。
到后来,巩朔屡立战功,最终成为晋国卿大夫。这些事,我们在讲晋景公的故事中,慢慢会讲到。
上军大夫韩穿,是韩厥的亲兄弟,因为现在韩氏家族由韩厥执掌,故韩穿这一脉成为韩氏的小宗,与后来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的韩氏有些渊源。
韩穿此时为上大夫,后因功而在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