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追古(2/3)
个梗概的了解。老杀材悠悠道:“元帝可不是那些愚夫愚妇以为的,为求长生便什么都不顾的昏庸君王。在他执国的短短数十年间,可是做了许多前无古人,至今也无来这之事。扫灭群雄,一统九州之后,元帝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竭力压制诸子学说,对于那些宁死也不肯低头的犟种,更是坑杀了不知道多少。他身上背负的滔天骂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这个。”耿煊缓缓点头。大稷王朝得了八百多年天命,但在最后三四百年间,就已金身不在,成了泥塑纸糊般的玩意儿。之所以还能死而不僵多挺了几百年,只是还没有新的天命人出现。彼时,诸国乱战,都想夺得新的天命。诸子学说也在这种环境下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根据前身记忆耿煊知道,在得到九州天命之前,以元帝为首的大业帝国曾与部分诸子门徒有过紧密的合作。可以说,元帝能够成为九州共主,大业帝国能够取代大稷王朝,诸子门徒和他们信奉的诸子学说是有过大贡献的。但当“夺天命”的任务结束,元帝毫不犹豫的对曾经给了他巨大帮助的诸子门徒举起了屠刀。自此,无尽的骂名就如百川汇海,源源不断,滔滔不绝。自元帝死后到五百多年的现在,这如百川奔涌的骂名没有止歇。在可预见的将来,同样没有丝毫减缓的迹象。耿煊作为一个旁观者,对此却有自己的理解。对已经夺得天命的元帝来说,他的要求很简单——忠诚!绝对的忠诚!而这是诸子门徒绝对不可能给他的,因为他们对学说的信仰超越了一切。而最令元帝无法接受的是,诸子学说都有一套自己对天命的解释。而世间一切,包括君王的行止操守,都要无条件的顺应、接受、融入到这套解释体系中。若不然,你就是暴君,是独夫,天命就会离你而去。在这套体系里,诸子在上,君王在下。这元帝能忍?所以,元帝与诸子门徒的分道扬镳,对诸子学说的极尽打压,都是可以理解的。老杀材继续道:“可与诸子学说的遭遇不同,那些被诸子门徒斥为上不得台面的鸡鸣狗盗之徒反而很得元帝的偏爱。稍有才能者,就被征为官,聚居元京,其中佼佼者,更是可以出入宫廷,直面天颜。元帝还正式下诏,动用举国之力,在九州各地,乡野市井之中,搜罗各种断章残篇,秘法奇术,分门别类,编撰成册。”说到这里,老杀材灌了一口茶,却没再说话。耿煊也没有说话,心中却因这番言辞波澜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