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力从地起,巴图多吉(4/11)
实际上却井然有序,各司其职。而就在当日耿煊与郭子安站立的陡坡处,姜逸之、苏明煦、郭子安和另外几人站在那里,俯瞰着整个工地。郭子安正伸手指向某处,嘴巴张合,似在对周围人讲解着什么。而在他手指的方向,一片开阔而平整的场地已经初具雏形。正有许多人使用着各种工具,从中理出一条条纵横交错、有深有浅的沟槽。大量规整的条石、板石已经整齐的堆在那里,并随着一辆辆板车从远处山林中转出,石材的数量还在一点点增加着。这些,自然都是为“白帝祠”的最终落成而做的准备。远远的看了一阵,心中基本有数的耿煊并没有凑近与郭子安等人碰面,迈步就向巨湖区域走去。原本那罕有人迹的湖边,现在同样聚集了不少人。最让耿煊惊讶的,却是巨熊帮的“老人”,擅长木工的钱栋,正在巨湖岸边一片开阔空地上,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木工作坊。大量木料从山里,以及被人通过木筏水运送过来,然后变成一辆辆形制不同的车辆。从需要多匹挽马才能拉动的载重马车,到一个人就可以轻松驾驭的小推车。除此之外,这个本就在巨湖边的作坊,用木材和木板搭出了五条深入湖心数十米的栈桥。几艘简易至极的小船,正在一群木工的拼装下快速成型。耿煊清楚,这些未经风干除湿的木材,造出来的车辆和船只不仅笨重,而且更加容易损坏。但这个作坊的出现,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就在更远处的湖面上,便有一群里坊出身的山民,驾驭着几艘成品小船,或是撒网,或是收网,就这般丝滑的从“山民”转职成了“渔民”。看着那一条条在渔网顽强挣扎的,大的体重超过十斤,小的也有两三斤的鱼获,耿煊为眼前这丝滑而流畅的剧变感到惊叹。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这处原本人迹罕至的巨湖,便已从无到有,变化到了这样的地步。没有凑近去惊扰这一切,远远看了一阵之后,耿煊便离开了。此后,耿煊又去另几处转了一圈,采石场,伐木场……每一处都热火朝天,井然有序。耿煊都只是远观,并没有走近逮着某个人进行采访,但他却有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这些从各个渠道,被他前行推动着来到这里的劳动者们,无论他们原本怀着什么样的心思,对这工程的远景抱着怎样或悲观、或消极的想法。现在,在这已经超过了一万人,并还在迅速增加的人数,当他们一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