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满朝承圣意(2/3)
日察诸司行事,见有大臣因循畏缩,以 “恐伤旧例”“怕触众怨” 为由,于武学改革之事迁延不进,致条陈之策束之高阁,实非强国育才之道。臣窃忧之。”
估计觉着自己的奏本一而再、再而三的留中,被气死了,于是在奏本的最后言辞的骂道:“昔天顺八年,英庙令文武官举谋勇出众者,有司不敢徇私,故得将才若干;成化十四年,宪庙诏武科乡、会视文科例,大臣协力推行,故规模渐备。今部阁大臣并英国公、定国公怕得罪勋贵而废课程之序,则武学子弟终是纨绔之辈,何以应 ‘先策略后弓马’之武举?若因怕生纷扰而废考核之严,则军卫送学仍是滥竽充数,何以达 ‘究韬略、精武艺’ 之标准?”
“夫大臣者,当为陛下执斧钺、正纲纪,而非为私怨避锋芒。若任由畏缩之风蔓延,则 ‘三年一举‘、’之武举将成 ‘三年一虚’之空文,京卫武学将成‘养庸之地’,国之干城何由而立?”
疏入,皇帝终于在本上做了御批,仅仅只有五个字:阅,朕知道了。
但是就这五个字吓的内阁和兵部以及徐光祚纷纷上疏解释。
毛纪道:“今朝堂议论京卫武学兴革之事,生怨内阁,实乃对内阁多有误会。内阁绝非有意迁延,盖因武学建制关乎军卫教化、人才养成,不得不广采群言、遍询利弊,务求章程周详妥帖,未有轻忽之意。”
兵部、张仑也说的确实的这样的。
徐光祚更是请罪道:“臣蒙陛下天恩,委以武学兴革之任,原是戴罪图功、赎愆补过之机,每念及此,惶悚不已,唯有殚精竭虑、日夜筹谋,岂敢有半分迁延懈怠,负陛下圣明之托?”
他们的奏本呈于乾清宫朱厚照的面前时,朱厚照将奏本掷于案上,冷笑一声:“算你们识相。”
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彬垂手侍立在御榻几步之外,眼观鼻,鼻观心,身形凝定如磐石。他眼角余光瞥见皇帝动作,又听皇帝的话语,本想上前给内阁上眼药,想了想还是算了。
“魏彬。”朱厚照瞧着魏彬喊道。
魏彬立刻趋前一步,躬身应答:“奴婢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