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精气神,情志(2/4)
督二脉冷热失衡,还妄想明心见性,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还妄想证得大道。都以为闭目盘腿念清静经便是修行。
心肾相交如日月合璧,十二经络都没贯通怎镇得住七情六欲?
只修心性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不通过内练达到精气神充盈,怎么去洗涤后天习性?
光靠强压心中妄念来修行大道,那不是后天识神作祟?
精气神三宝合一就是丹。
常规表明的精气神,?是指中医理论中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分别代表物质基础(精)、能量动力(气)和精神状态(神)的三位一体?,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健康。
精?,为物质基础?:包括先天遗传的先天之精(如肾精)和后天通过饮食、呼吸等获取的后天之精。
功能?:主导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及免疫力,肾精不足会导致早衰、体力下降等问题。
肾精是储藏在肾脏中的精华物质,包含?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源自父母的生殖之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决定个体的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经脾胃运化后转化为脏腑所需能量,剩余部分贮藏于肾,为生命活动提供持续动力?。
两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则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化生?。
肾精充盛则骨骼强健、脑髓充盈,表现为体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衰老进程。肾精充足可延缓衰老。
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来源。肾精不足可导致肾气虚,表现为乏力、免疫力下降?。
肾精分化为肾阴(物质基础)和肾阳(功能动力),二者失衡可引发阴虚(燥热、盗汗)或阳虚(畏寒、水肿)。
气?,为能量动力?:由精转化而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承担推动代谢、温煦脏腑、防御外邪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