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定音(2/2)
的。”李承乾心中自是明白王珪此番话的弦外之音。想当初陛下刚刚登基继位之时,大肆分封了齐太师、秦如召和张显怀等一干人等。此三人年纪轻轻却已然位高权重,这一举动引得众多臣子心中暗自不满。为何这三人如此年轻却能平步青云、身居高位?虽说他们是陛下的亲信,又有从龙之功,但这也难以平息众臣内心的嫉妒。而此后为此事烦恼不已的,也唯有李承乾自己罢了。毕竟官职有限,三品以上的高阶官职,大多都已是虚衔,难以再有实质性的封赏。本以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可谁曾想如今又冒出个狄仁杰。狄仁杰何许人也?他既与陛下毫无特殊的裙带关系,亦未曾立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陛下却要直接赐予他官身,这让众臣如何能心服口服?要知道,寻常之人想要在这朝堂之上谋取一个朝廷的官身,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险,需得寒窗苦读数十载,再历经层层科考筛选,又或是在地方上积累无数功绩,方才有一线希望。如今陛下这般轻易地就给狄仁杰封官,到那时,真不知会有多少官员会因此而心生怨恨与不满。李承乾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珪,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王阁老,您无需这般忧心忡忡。”“朕始终秉持着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之道。朕心意已决,若有哪位爱卿对此不服气,大可上折子呈奏于朕,只要他能有能力去治理好地方,将一方百姓治理得安居乐业,朕同样会对其予以提拔重用。”“好了,此事到此为止,退下吧。”“是,陛下!”王珪无奈地应道。“谢尚书。”李承乾高声唤道。“陛下,臣在。”谢万全赶忙出列,神色恭敬。“今年礼部的元日大典一切从简,朕的宗室皆在咸阳,朕欲前往咸阳与宗室共度元日。”李承乾的这一决定,瞬间让群臣惊愕得不知所措。“那元日大典究竟该如何操办,陛下?”李承乾微微点头,似是已有思量,随即又轻轻摇头。“一切无需铺张奢华,办得简约朴素些即可。”“朕记得去年我们大唐似乎还未曾回礼,是吧?”“是的,陛下。”谢万全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