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毛最爱的“传统”(3/5)
已经到手的174A肥肉。德米特里个人是这么想的,也是向在座一众红军高层这么分析的。大家都觉得德米特里说的没毛病。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是钢七营自己能力不足,没有能力再吃下这块肉,那么就不能怪红军大本营趁人之危。所有红军高层都一致认为,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立刻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部队,趁着蓝军没能及时调整过来之前,再次派出红军部队攻打174A高地。把这个已经岌岌可危的高地,一口气就把它给啃下来。洗刷之前战败的耻辱!所有高层都一致同意这么做,第二次进攻的决议轻松得到了全票通过,德米特里当即下达了进攻命令。连作战方案都不需要讨论,立马让附近步兵团的一营出战。多兵种联合作战打了大败仗,德米特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多兵种联合,导致指挥不通畅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这次纠正了上次的错误,派出配合默契的摩托化步兵营出击。认定学习中方的联合模式不行,用传统的作战模式,加上174A高地防御薄弱,肯定能轻松拿下这一仗。德米特里这种对新事物的尝试,浅尝辄止的行为和思想,确实还挺符合毛子大环境。毕竟毛子的合成化,一直都没搞成功。以陈军上上辈子的记忆,俄军因为国内实在是经济困难,部队的经费根本不够用,合成化步伐一直比中国慢。直到2014年的乌K兰危机后,才开始广泛使用“BTG”。翻译过来就是营战术群。这种营战术群的新型部队编制,本质上是以机械化步兵营或坦克营为核心,然后配上辅助的炮兵、防空、侦察、后勤等支援单位组成的模块化战斗群。BTG的优势是非固定编制,可以根据任务临时编组。特点是火力强、机动灵活。依靠炮兵和火箭炮远程摧毁目标,或尽可能地消灭敌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再以装甲部队推进彻底摧毁目标。优点很突出,弱点也很多。首先是步兵不足,导致占领能力弱,需后续常规部队填线。所以强调打了就跑!其次是电子战和反无人机的能力有限,直白的说,就是信息化改革不彻底,只有合成化的壳,而没有合成化的灵魂。这一点在后续的俄乌战场上,彻彻底底的暴露了出来。最后是后勤脆弱,自我保障能力差,几乎不具备独自作战能力,主要依赖公路运输,易被游击战切断。如果是在其他方面有弱点,或许还有办法救过来。可是在这三方面有弱点。注定了BTG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