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把车门焊死!(2/10)
得很不美观。
而且臣也觉得,这些并非是必要。
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该在那里停顿。
作为一个读书人都是知道的。
是一个读书人,必须掌握的东西。
要是连这都不懂,那根本就不是读书人。”
不等宋濂开口,就已经有人先一步的出声进行反对了。
开口的人是翰林院中的一员,名字叫做朱善。
听了朱善所言,不少人都暗自点头,觉得朱善说的很对。
甚至于还有一些人,站出来附和朱善。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朱善嘴上说的,和心里面想的完全不同。
他们求学的时候,所读的书从来都没有句读,也就是皇帝说的标点符号。
当初,仅仅只是学这些,就费了很大的功夫。
如今皇帝凭什么就要让人,在字典上面加标点?
这岂不是他们吃过的苦,后来者就不用吃了?
这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有了句读之后,各种文章看起来都特别分明。
学习的难度,将会大大的降低。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教授学生时,有一个基础的能力,就是教授学生,在哪里停顿。
一部经典,若是没有老师领着,教会分句的本领。
那很多意思就会不明朗。
如看天书。
从这里,就很能体现出老师的价值来。
他们作为读书人,自然而然是在意这些的。
若是皇帝推行了标点符号,今后学习的难度,又将会降低很多。
能掌握学问的人,也会变得更多。
以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今后诗书传家是肯定的。
把所掌握的学问,传给自己子侄,再好不过。
可皇帝弄出这个句读之后,必然会令掌握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相对来说,他们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子侄,优势就会随之大大下降。
这显然是他们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