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杀出个朗朗乾坤!(2/8)
多杀一些腐朽的之人,才越发有利于新的学问发展。
少一些乌烟瘴气。
今后,只要把教育办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
而儒学也一直在发展。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再到后面的董仲舒他们搞的那一套。
再到后面古文今文之争,以及后面韩愈他们进行的改动,变革。
到了宋朝的程朱理学,一直发展到了现在。
儒学里面的很多东西,已然不适合大明的发展了。
朱元璋知道,程朱理学之后,是阳明心学。
王阳明龙场悟道,心学大成,成为一代宗师。
由此可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话说的还是很正确的。
而今自己也给这些人一些艰难困苦,说不定他们中便有人能来个悟道。
悟出大明需要的道。
而今,自己已经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喜好,向天下说了大明需要如何走。
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
又对这些冥顽不灵的守旧势力,毫不留情的出手进行破除。
就是不知道,当世的大儒,学者等人,能不能在这等情况下,再出现一些新的演变。
阳明心学好不好?
朱元璋自然能道一声好。
但可惜,像王阳明那种高觉悟,有真本事的人着实太少。
后面阳明心学的徒子徒孙,也同样是念歪了经。
许许多多,和王阳明本意背道相驰的人,打着心学的名义,通常是胡作非为,放浪形骸。
就比如徐阶修心学,在自己心里形成一套自以为真知灼见的东西后,就能前去奉行。
而后贪污受贿,田连阡陌,这些事干的是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这只是一个缩影。
王阳明之后,心学便已经偏离了他所想要的状态。
心学好不好?
当然好。
只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王阳明的心学,也同样逃脱不了这么一个命运。
朱元璋想要的,是一个符合大明如今情况的思想。
能帮助大明向前走,让大明愈发兴盛,而不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