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978过去了(3/5)
,权力抓得太紧,吃相太难看,你是不怕被专政,还是不担心会撑死?!
我还是那句话,我向来主张产销一体化,电影发行权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丁达明丝毫不惧,跟他对视着,沉声说道:“哪有那么多必须的事情,你说改革就改革啊?电影发行工作是国家赋予我们中影公司的权力。
不是我丁达明个人的权力,汪厂长你发表意见之前,先把国家政策搞搞清楚好不好?
一张嘴就给我扣这么大帽子,我丁达明脑袋小,戴着晃荡!”
丁达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带来了同盟军。
副总经理邱成胜说道:“老厂长,电影发行和生产制作本来就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工作,所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你负责好艺术生产就可以了嘛,发行工作交给我们您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是放心不放心的问题吗?负责生产的人就活该吃不饱饭了?饿着肚子怎么进行生产?怎么对艺术负责?”汪阳和他杠上了。
“谁也没说不让你吃饭啊。”
“一部片子你们只给70万,你让我们吃什么饭?屎都吃不上热乎的!”
徐桑楚拍着桌子说道:“刚才高部长提到了我们厂正在筹备的《巴山夜雨》,老丁、老邱,你俩摸着良心想想看,70万,够我制作这部影片吗?”
刘儒立刻跟上说:“高部长,我向您汇报过了,我们长拍摄制作的《保密局的枪声》拍到一半就因为资金问题停机了,向中影申请15万的资金恢复拍摄,被丁达明同志驳了回来。
导致这部片子至今仍处在停拍状态中。
丁达明同志的这种行为叫什么?
我想应该叫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吧?”
“你也少给我扣帽子吧!我还真不吃你这一套!70万,作为生产厂家,你为什么就不知道省着点花?别人都够用,你刘儒为什么不够用?”丁达明勃然大怒。
这时候,八一厂的张景华厂长说话了,他磕磕烟灰,声音平静道:“够个屁!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座的各位同仁,每年每家的电影拍摄资金都不够用。
大家为了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都在拆了东墙补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