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试镜(2)(1/4)
接下来的这位演员,要试镜的正是摄政王容晦这个角色。
贺遇臣好整以暇地调整坐姿,靠向椅背,修长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叩击。
像极了剧本里那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永远藏在阴影里谋算着什么。
容晦的试镜片段有三,分别对应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场,奴隶时期的容晦。要演绎被鞭打欺凌的屈辱,却又要在痛苦中展现骨子里那股越痛越清醒的疯狂;
第二场,被长公主救下初期的容晦。需要把握面对长公主时的表面怯懦温顺,和面对其他人阴鸷的矛盾状态;
第三场,权力巅峰期的容晦。在长公主死后的极端转变,从隐忍克制到彻底释放内心的暴虐与偏执。
三场戏的时期是固定的,但具体表演片段由抽签决定。
眼前这位演员深吸一口气,从副导手中的纸箱里抽出一张纸条——
“奴隶时期,隆冬苦窑,容晦遭监工烙铁烫刑并雪地鞭打。”
这个片段虽然不算最难,却需要演员在极短的独白中,通过眼神和微表情传递出复杂的内心活动。
恐惧、愤怒、隐忍,以及初现端倪的野心。
那演员深吸一口气,闭上眼试图进入状态。
当他再次睁眼时,整个人蜷缩在地上,开始表演被鞭打的痛苦。
贺遇臣微微蹙眉,手指叩击地节奏放慢。
他——不,是容晦才不会是这样的。
扭曲的面容、夸张的呻吟,独独缺少了容晦这个角色最关键的底色。
那种在极致痛苦中仍然燃烧的疯狂意志。
他只看到他单纯地表现疼痛,却没能展现出容晦骨子里越痛越清醒的狠劲。
那种在惨叫中依然盘算着复仇的阴冷眼神,才是这个角色的精髓。
真正的容晦应该像一柄被反复淬炼的剑,每一次鞭打都让他更加锋利。
容晦的痛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带着算计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