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盔甲再旧,但这是我的国给我的(3/7)
李牧心里诽谤了几句,随即看向给自己切了几块肉干的杨端和:“杨将军约本将来此,恐怕不是为了叙旧吧?”
他在心里同时说道:我跟你也没什么旧可叙。
杨端和自己拿起一块肉干咬了一口,示意没毒,随后说:“李牧,雁门郡之人。”
“祖父李昙曾为我秦国御史大夫,父亲李玑曾为我秦国太傅,后回到赵国代地定居,生子云、牧、齐。”
李牧接过了肉干:“这又如何?”
确实不如何。
别看战国之间打得热闹,但你如果真要按照家族历史去看,你会发现好多之间都是亲戚在互相打架……
不是“你我都是炎黄子孙”之类的笼统亲戚,是真可以追溯到同一个人身上的血脉联系。
李牧祖上是赵国人,但家族发达却是在秦国。
如果不是李牧的父亲最终回到了赵国定居,那李牧的人生将完全不同。
“你伯父李崇,曾是我秦国陇西郡郡守。”杨端和说:“他逝去后,他的长子、也是你的堂兄李柯,继承了他的爵位,如今也是郡丞了,你见过他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幼时见过。”李牧如实说:“幼时父亲和伯父还在时,有一年伯父带家人回赵国祭拜祖父,我还和他打过架。”
他神情有些奇怪,秦国人不会是想……
杨端和笑了笑:“你知道吗?国师曾经说过,李牧是六国军队里秦军唯一的大敌,若不是看在你伯父一家的面子上,你这个赵国大将军,早就死了。”
其实国师没说过,只是在信中让杨端和如此说、以表达对李牧的重视。
李牧摇了摇头:“这可不像一个国师该做的事情。”
“国师嘛,他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的。”
“那你呢?想杀我吗?”
“我想啊!”杨端和连连点头:“现在杀了你,以后我秦国灭亡赵国时岂不是更轻松?说不定随便派一个将军都能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