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577章 脚踏实地(3/4)

第577章 脚踏实地(3/4)

芯内部会存在烧不尽而碳化的情况,进而带来照明度下降,所以要频繁的剪灯芯。



    在唐朝时期,富裕人家家里甚至会有专人负责这个工作。



    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正是因为当时蜡烛制作工艺的缘故。



    直到南宋时期,华夏的匠人们才将灯芯材料换成了棉线。



    李缘出现后,带来了少部分后世蜡烛。



    但由于李缘不想让大秦太过依赖他的原因,那些在后世便宜至极的蜡烛,在秦国因极致的方便被卖出了高价——虽不到精品价格,但也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权贵会买太阳能系列的东西,反正有钱,一些有钱的百姓和小商人,他们没那么富、但又想在夜里方便点,就会买蜡烛。



    至于平民人家……月光和火把就是他们的方式。



    而在科学院这边,李缘很早就给他们说过一些思路,以至于科学院在第一年就研究出了动植物油脂和麻做成的蜡烛,直接快进到了唐朝时期。



    所以现在秦国的蜡烛分了两种,一种是国师府的、价格较高且量少,一种是科学院造的,价格相对便宜但一样有烟、还要剪灯芯。



    而两月前,科学院对民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百姓们对蜡烛的这两个缺点都发现了——只是发现,但百姓们依旧很乐意用,毕竟这是给他们的。



    然后,科学院的研究任务就下发到了这里。



    然而包括这个研究员在内,好几个研究员试验了数十种方法、材料比例,硬是无法做出和国师府一样的蜡烛。



    眼前,看着那根用高价棉线为灯芯制作出的蜡烛,看到它燃烧后灯芯依旧有点问题,研究员有些挫败感。



    他盯着烛火,目光失焦,神情颓废。



    “国师究竟怎么做出来的?”



    一侧,一个助手翻看着纸张上记录的数十种蜡烛比例,也很是困惑的说道。



    研究员扭头朝着门口看去,准备出去散散步。



    但忽然,他的目光被门外的一棵树吸引了。



    可能是风的缘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