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都市言情>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128章 同一类的东西(2/5)

第128章 同一类的东西(2/5)

工精致,深浅如一,唯有一点:太新,三方印都是一模一样的新。中间还有两方,一方《甲东南》,一方《上湖高人》,应该是鉴藏印。但林思成回忆了一下,没什么印象。不过只看极有意境的画风,极为独特的画工,林思成还是觉得,这幅画像是马麟真迹。看林思成的眼睛越来越亮亮,叶安宁声音极低:“感觉,太新!”“是很新!”林思成想了想,“但只看画工,你跟着师母在字画馆,应该见过类似的画作吧?”叶安宁顿了一下,点点头。故宫之中,马远马麟父子的画作均有收藏,如马远的《踏歌图》、《山径春行图》,马麟的《层迭冰绡图》和《静听松风图》等。回忆那两幅画,与眼前这两幅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后两幅中的“小景写意”的构图方式、“劈皴细触”笔工,与眼前这幅如出一辄。但还是那句话,太新……不,可以这么说:就没一处不新的地方。一是绢,虽然呈浅黄色,但这是画绢用黄蘖、橡碗子等植物料染过后,本身就应该呈现的色度。如果存放八九百年,真丝必然老化,绢色已经暗黄,彻底失去光泽度,绝不会是眼前这种“新的发亮”的视觉光感。二是墨:凡水墨喧染,丘陵间,树根下的暗角必为浓墨,近于纯黑。但放八九百年,墨色必然变淡,趋于“灰中泛黑”的颜色。但这一幅,却依旧纯黑。三是印,新买的印泥是什么样,这幅画上面的印就是什么样,比她包包里的口红还红。另外还有装裱:绢绫、画轴、背纸……反正没有一处地方不新。叶安宁没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林思成频频点头。确实挺新,但林思成认为,既便新,也不一定就证明,这画是假的。暗暗转念,他抬起头:“这画多少钱?”年轻人的眼睛“噌”的一亮:“五十万!”林思成点点头,“哦,我再看看!”坐在方凳上的老人顿了一下,又使了个眼色。年轻人骤然会意:“可以低一点,但不能低太多!”林思成顿然明了:一看,这两父子就是收藏新手。当然,也可能是着急用钱,急着脱手。林思成又笑笑:“你别急,我还没看完!”是真的看,而非转身就走。他又拿起放大镜,对准了另一幅。江上一苇,苇中一舟,舟上一位胖胖的老翁,踡伏在船头酣睡。芦苇轻盈,布衣褶皱,秋风萧瑟,水波粼粼。仿的是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马远的《秋江渔隐图》:苇枝用“铁钱银钩”法勾描,苇叶以焦点刻画,水波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