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穿越了一样?(2/5)
来。
随着火苗舔舐,龙身上出现一圈雾晕,遂尔,飘出一股淡淡的焦毛味。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是不是油脂烤焦的味道,还是会闻的。
陈阳焱还好,稳坐如钟,声色不动。
一对儿女却眼皮狂跳:这如果被人举报,已经不是没收、罚钱的问题了,而是会不会进去的问题。
郝钧叹了口气,也不叫陈总了:“老陈,我的意见是别退了,直接捐吧!”
当然得捐。因为陈阳焱也不敢确定,给他送这件东西的人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想把他送进去,而做的局?
陈阳焱点点头:“好,捐,稍后我就联系!”
说着话,他收起玉猪龙,又打开另一口盒子,露出一方铜镜。
器型很大,直径约摸二十二三公分,呈现着古青铜器物有的古朴感。
锈色很浅,就只有边缘处有些微的几处,且油润光滑。乍一看,像是盘磨了好多年。
中间为铜钮,内圈为柿蒂纹,共八瓣,又称八出,对应八风。
之后是两圈锯齿纹,齿纹中间,铭刻着二十四个篆体铭文。
林思成拿着放大镜,一一辩读:洁清白而事君,怨阴弇而不宣。焕玄锡以流泽,慎昭忠而承欢。
但刚读完,林思成的眼皮止不住的跳:大汉清白镜?
前半句出自《荀子·不苟》: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后半句出自法家《慎刑察》。意指“清絜正直,慎谨坚固”、“缘人情而制”。
说直白点:这是汉时大臣死后,皇帝赐丧的谥评。
所以,郝钧带他来看天子砚,天子砚没见着,大汉天子赐的明镜却见到了一方?
而且器形还这么大?
《抱朴子》:明镜九寸以上悬于尸背,可照幽冥。《真诰·协昌期》又述:悬明镜于背,令魄不扬……
再看工艺:纹饰为浮雕,镜背范分三层,钮区一层,主纹一层,铭文又一层。
再看柿蒂纹叶:线刻与模印结合,西汉的双阴夹阳技法。
铭字极小,一厘米内,笔画至少有四五十画,却刻的极为工整。同样是西汉的水映刻法。
翻过来再看镜面:镜面光滑,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