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伯一家(3/5)
用精盐舍不得,可是粗盐都是供给农村和国营酱菜厂的,他们根本没地方买。
“你这孩子,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娘俩说着话上了楼,邻居们看着,红眼病都要犯了。
凭啥他们家的亲戚上门都是来打秋风,老李家的亲戚又是送菜,又是送盐的。
李学军家住二楼,原本是两室一厅的格局,现在客厅又被隔成了两个房间,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空间用来吃饭。
“妈,这是学军的侄子,天明!”
严巧珍的母亲已经七十多岁,瘫痪在床小二十年,一直都是他们夫妻两个照顾。
此外,李学军还有五男一女六个孩子。
村里人人都羡慕李学军在国企大厂当干部,住楼房,可实际上呢?
全家九口人,就挤在这么个不到七十平的房子里。
不但要养育儿女,照顾老人,还要帮衬着乡下的亲戚。
靠李学军和严巧珍加在一起不过百多块钱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真不算宽裕。
“好,好!”
老人年纪大了,脑子反应迟钝,解释了好半晌才弄明白李天明的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姥姥!”
李天明随着这边的堂兄弟的称呼。
“来一趟也没给您带什么,这点心您留着吃。”
刚才上楼的时候,严巧珍就看见了这个点心盒子,本来想着等李天明走的时候,再让他带回去,没想到让他给拆开了。
“天明!”
这么一盒外地来的点心虽然不要票,却值好几块钱呢。
“大娘,第一次见姥姥,总不能让我空着手吧!”
严巧珍有些为难,她知道这个侄子过得不容易,妯娌没得早,小叔子又是个拎不清的,靠着李天明养活三个弟弟妹妹,有时候想起来,她都觉得揪心。
要不是因为自家的孩子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