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陛下也真是的,吓得人家小心肝扑通扑通直跳。(2/3)
软细腻,入口即化,香甜味道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众人吃过以后,都纷纷赞叹这红薯味道不错!老朱用纸巾擦了擦嘴角,道:“倘若我告诉各位爱卿,这红薯亩产千斤,诸位觉不觉得它可以当做粮食种遍大明各处?”“千斤?!”吏部尚书陈铭手中的红薯“啪嗒”掉在地上,不可置信道看向老朱,道:“陛下可知江南上等水田,丰年亩产稻米不过三石!这红薯能亩产千斤?”有人不信,小声嘀咕道:“此物若真能亩产千斤,为何《齐民要术》不见记载?”朱元璋嗤笑一声,看了一眼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还自诩读书人呢?呸!什么都不是!“这红薯咱昨日亲自去挖的,还能有假?”众人闻言,不由得信了七八分。陛下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假话。这红薯能产多少,以后种出来,一目了然。“还有。”朱元璋又让吴吉祥下去把准备好的东西给弄进来。“这红薯除了可以烤着吃以外,还能跟稻米煮红薯稀饭,红薯干饭,甚至煮面条时也可以做成红薯条,掺在里面。”朱元璋继续道:“哪怕没有米面,红薯也可以作为主食饱腹!”“现在,诸位爱卿觉得这红薯,它能不能作为粮食种植到大明各处?”……朝会开到下午一点左右。把红薯宣传一波,老朱早早的就溜走了。只留下朱标应答着群臣的各种问题。好不容易忙完,殿外又有太监进来禀报道:“殿下,宋濂宋学士跟中书舍人宋璲,殿庭仪礼司副使宋慎求见!”朱标一愣,随即道:“让他们进来。”“罪臣携子宋璲,长孙宋慎,拜见殿下!”宋濂三人进来后,直接跪了下来。昨日宋濂还一副精神矍铄,身姿挺拔,今日再见,却是步履蹒跚,面容枯槁。朱标长叹一口气,道:“恩师,你又何必如此!”从宋濂三人的样子,朱标就知道毛骧那日说的话,都是真的。“殿下,臣的确是送过银子给胡惟庸。”宋慎磕了一个头,道:“当时胡惟庸给臣说,能让臣升为翰林院侍讲。臣也是一时糊涂,就信了他的话。”“只是,胡惟庸谋反一事,臣半个字都不知道啊。”“臣跟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是有交集,但也只限于诗词歌赋,书画文章,臣从未在私下跟他们谈论过朝廷上的事情。”“还请殿下明察!”此时宋慎哪里还有殿庭仪礼司副使的样子,完全就像一只快要溺亡的小鸡仔一样。昨日祖父从宫中回来,说及此事,宋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