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信号又断了(2/3)
过的凛冽风声,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巨大的白板上,触目惊心的红色标题犹如一道血痕,在苍白的底色上跳动:“皖江告急!百年一遇洪灾肆虐!”那每一个笔画都仿佛浸透了灾区的血泪。标题之下,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刚刚冲洗出来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虽然没有彩色的渲染,却以其最原始、最直观的震撼力,将灾难的残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浊浪滔天,如同咆哮的巨兽,将原本巍峨的房屋瞬间吞噬,只留下摇摇欲坠的残骸在水面挣扎;泥浆里,牲畜无助地挣扎着,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而那些站在屋顶上,挥舞着手臂奋力求救的村民,他们渺小的身影在洪水中显得如此无力,却又如此坚韧,每一张照片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人们的心头,带来了灾难最深切、最原始的冲击力。
郑浴玲,这位临时编辑部的灵魂人物,此刻双眼布满血丝,泛着疲惫却又坚毅的光芒,嗓子更是嘶哑得不成声,却像一根坚不可摧的钉子,牢牢地钉在通讯枢纽——那张连接着三条电话专线和一台卫星传真机的办公桌前。那里,是信息的集散地,也是她此刻的战场。她刚挂断一个电话,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手已经如同条件反射般,又迅速抓起了另一个听筒,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和急迫的穿透力:“喂?省防汛指挥部?我是新浪郑浴玲!最新水位!溃堤点!受灾村庄名单!……什么?还在统计?!”她的声音因焦急而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随即又转向身边的编辑们,焦灼的目光如同锐利的刀锋,直指人心:“前线记者呢?张强!张强的卫星电话接通没有?!”她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利剑,直刺问题的核心,展现出她作为新闻工作者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和对灾情的深切关注。
“郑总!张强信号通了!断断续续!”一个年轻的编辑抱着卫星电话听筒,声嘶力竭地大喊,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也被前线的惨状所震慑,“他在大坝西侧溃口处!正在转移群众!他说……他说现场太惨了!水冲下来像墙一样!好多房子眨眼就没了!……他拍到照片了!正在用慢速传真往回传!信号……信号又断了!”断断续续的汇报,犹如在人们心头悬着的一块巨石,随时可能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