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李世民《咏饮马》(4/7)
世民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和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就像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对生命活力和自由精神的赞歌,也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真谛提供了珍贵的启示。让我们在这首诗的引领下,走进那个充满诗意与豪情的世界,感受骏马的矫健英姿,领悟诗人的情感与智慧。
太宗李世民诗之八十二
霜华残菊韵,诗意岁月长:李世民《赋得残菊》赏析
赋得残菊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曦晚一作晓笑,风劲浅一作摇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一作将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在历史与文学交织的浩瀚长河中,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不仅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于诗歌创作领域也有着非凡建树。《赋得残菊》便是他笔下的一首佳作,以残菊为意象,借景抒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联细品,诗韵悠悠
首联:霜菊映晨,坚韧开篇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诗的开篇,一幅清冷而又壮丽的画面映入眼帘。黎明破晓之际,丝丝寒意仍在空气中弥漫,台阶之上的兰花,早已被那凝结的晨霜所覆盖,霜花在微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层薄纱,给兰花增添了几分清冷之美。而不远处,岸边的菊花却迎着那初升的朝阳,傲然挺立。金色的晨光倾洒而下,为菊花镀上了一层金边,使其在这清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耀眼。“凝霜”与“照光”,一冷一暖,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菊花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阶兰”与“岸菊”的并置,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为全诗奠定了高雅的基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眼前这霜菊景象的敏锐捕捉与由衷赞叹。
颔联:霜露寒风,不屈风姿
“露浓曦晚笑,风劲浅残香”,镜头拉近,聚焦于菊花的神态。清晨的露水格外浓重,一颗颗圆润的水珠挂在菊花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