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夜读全唐诗> 第123章 李隆基《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1/3)

第123章 李隆基《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1/3)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五



    寄望贤吏,共筑治世:唐玄宗《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赏析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誓节期饮冰,调人方导水。



    嘉声驰九牧,惠化光千祀。



    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伫尔颂中和,吾将令卿士。



    在大唐的广袤疆土上,每一位肩负地方治理重任的官员,都是维系国家繁荣稳定的关键纽带。唐玄宗的《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便是一首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诗篇,字里行间不仅承载着对即将赴任官员的嘱托,更体现出一位帝王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远思虑与深切关怀。



    首联:端拱求贤,共理天下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诗的开篇,一幅庄严肃穆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唐玄宗高坐朝堂,仪态威严,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的庄重与沉稳。“端拱”二字,精准地描绘出他在中枢之地掌控大局的形象,那是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仿佛整个天下的命运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然而,这位心怀天下的帝王,心中所思所想并非自己的权势与荣耀,而是国家的治理与百姓的福祉。“缅怀共予理”,他深切地明白,偌大的大唐帝国,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治理得井井有条,唯有汇聚天下贤才,携手共进,方能实现国泰民安的宏伟愿景。这一声喟叹,饱含着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也为全诗奠定了重视人才、追求善治的深厚基调,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唐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奉献。



    颔联:台阁英贤,振扬循良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此联如同一记有力的鼓点,进一步强调了朝廷中杰出人才的重要性。“台阁英”,他们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是从万千官员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怀揣着治国安邦的理想与抱负。而“循良美”,则是奉公守法、政绩斐然的崇高美德,是每一位官员都应追求的目标。唐玄宗深知,这些台阁精英肩负着将这种美德传播到地方的重任。他们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