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夜读全唐诗> 第139章 李隆基《野次喜雪》(2/4)

第139章 李隆基《野次喜雪》(2/4)

句诗,不仅描绘出雪景的壮美,更通过“低”“舞”等动词的运用,赋予了画面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雪花飞舞的美妙与震撼。



    3.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颈联进一步深入刻画雪花的形态与姿态,展现出雪的轻盈与灵动之美。“赋象恒依物”,雪花仿佛具有独特的魔力,它们飘落之后,总是能巧妙地依附在各种物体之上,为世间万物披上一层洁白的盛装。无论是枝头、屋檐,还是地面、山石,只要雪花触及,便瞬间变得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这体现了雪花的轻柔与包容,它能与万物和谐相融,赋予平凡的事物以独特的美感。“萦回屡逐风”,雪花在空中飞舞时,常常随风盘旋、萦绕。风,是雪花的伴侣,也是它们舞蹈的指挥者。时而轻柔,雪花便缓缓飘荡;时而强劲,雪花则急速翻飞。这种雪花与风的互动,使得整个雪景充满了动态之美,仿佛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梦幻之舞,让人陶醉其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尾联笔锋一转,从对雪景的描绘转向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为知勤恤意”,诗人深知作为君主,关心百姓疾苦、勤于政务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他时刻将百姓的生活冷暖挂在心头,这份对民生的关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真挚。“先此示年丰”,在诗人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是上天对百姓的眷顾,是丰收的预兆。在古代,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基,而雪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瑞雪可以冻死害虫、滋润土壤,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基础。因此,看到这场大雪,诗人满心欢喜,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又寄托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殷切期望,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整体赏析



    1. 主题与情感:



    《野次喜雪》的主题丰富而深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人文关怀。诗人通过对雪景的细致描绘,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那壮美的雪景、灵动的雪花,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同时,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上,而是将笔触延伸到民生领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