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夜读全唐诗> 第199章 文宗《暮春喜雨诗》(1/2)

第199章 文宗《暮春喜雨诗》(1/2)

    文宗李昂诗之一



    《暮春喜雨诗》赏析:于春雨中寄寓家国之思



    文宗诗暮春喜雨诗开成元年三月,观内人赛雨赋。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垧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暮春喜雨诗》出自唐代文宗皇帝李昂之手,整首诗围绕暮春时节那场润泽大地的喜雨展开,笔触间满是对国家昌盛的深切祈愿。



    开篇“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风云际会、雷雨交加的壮阔场景。一个“喜”字,直抒胸臆,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欢欣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瞬间奠定全诗欣喜、畅快的情感基调,蓬勃的生机在天地间肆意蔓延。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笔锋一转,深入到对祭祀内涵的思考。在古代,“荐币”是祭祀时不可或缺的礼仪,然而李昂却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能够感天动地的并非这些流于形式的表面礼节,而是内心深处的精诚与虔诚。这两句诗体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本真的思想境界,引发人们对祭祀意义的深度反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此联巧妙地将时间维度融入对雨的描写。暮春的喜雨绵绵不绝,逐渐向九夏(夏季)时节延伸,这一时间跨度不仅展现出这场雨的持久,更暗示了它对大地的滋养将贯穿春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突出这场雨对于农事的珍贵与及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诗人的笔触变得细腻入微,专注于描绘雨丝飘落的唯美画面。“霢霂”一词生动地表现出细雨如丝、轻柔绵密的形态,“朱阙”与“绿墀”分别代表皇宫的红色宫阙和绿色台阶,一红一绿,色彩鲜明,在细雨的笼罩下,尽显皇家的庄严肃穆与恢宏气派,同时也为这场春雨增添了几分典雅的气息。



    “郊垧既沾足,黍稷有丰期”,诗的视角从宫廷转向广阔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