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反叛的大魔王> 关于文化人与骂人(3/4)

关于文化人与骂人(3/4)

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

    其实也就是因为当时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大家聚在一起撕逼而已。

    网络兴起之后,文人撕逼之风更胜,举几个比较有名的,方舟子和韩寒,方舟子和罗永浩,方舟子和李承鹏。

    另外说一个不太著名的,郭德纲和他的徒弟曹云金。

    相声大师郭德纲,绝对是撕逼界的一把隐藏级boss,尤其那一句:“天涯犹在,不诉薄凉”,秒了现在一些文化人几条街,而摆事实,讲证据的曹云金实在道行差的太远了。

    另外大家还可以去看看郭德纲是怎么骂宋祖德,怎么骂周立波的。

    ————————————————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示,文化人骂人、吵架、撕逼都是长篇大论,基本不存在什么几句话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的,那就叫点评,意思就是你还不够资格和我吵,我懒得理你。

    但这只是文人和文人吵架的范畴,实际上文化人在现实生活中吵架十分吃亏。

    一来,对方不见得要和你讲道理,一句,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二来,文化人大多数都不擅长打架,一拳头,比一千句大道理还管用。

    三来,在与陌生人的吵架实战中,短句子比长句子更有用,伦理梗比讲道理更伤人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文化的人在吵架这个领域都是弱势群体,大多数被道德束缚住的文化人,不明白脏话这种东西诞生出来就是为了伤害对方的,在吵架的过程中,词汇怎么凶残怎么来才是真理。

    比如艹的你(亲属)螺旋爆炸什么的当然前提是要在打的过对方的情况下。

    ——————————————————

    回归本书,这一段情节并不是为成默装b服务的,如果真是为了装b,就会提前铺垫,朱老师这个人如何如何可恶,如何如何坏,让读者大人们产生憎恶,但实际上朱老师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会有的一个普通人,说不上坏,也说不上好。

    这一段的重点在于,成默为什么突然会跳起来说那么一大段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