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颜如玉,黄金屋(2/3)
后,我们再谈东南之事。”
“行,商大人慢走。”
商辂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而李贤在俩送走商辂后,便转身到自己的桌前坐下,看了看徐有贞等人的奏章,以及李绍勋搞出来的结案词。
看完之后,李贤闭上了眼睛,细细的想着如何处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曲阜衍圣公的事情早早的就在京师官员之中传开了。
翰林院这个迂腐文官的老巢,一帮天天读书研究圣人经典的翰林们,也在这几日,对曲阜的事情多加讨论。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曲阜的事情占了好几个热词,圣人,衍圣公,仇杀,新税制,还有那数百万白花花的银子。
读书人脑子转的是不快,可他们却不傻,大家都是读书人,我寒窗苦读几十载,现在每个月的薪水也不过两三两纹银,若是年底皇帝不发点红包补贴家用,就要过个清汤寡水的寒酸年,可你们却天天大鱼大肉,坐拥万贯家财。
我为何那么穷,他为什么那么富。
文人相轻。
即便是在圣人之后的面前,他们也也不愿意低下高傲的头颅。
而此时翰林院的书房之中。
一个翰林院的编修老者端着一壶茶,走到一个正在看书的中年人身边,他看着这个中年人,仿佛想到了自己的昨天,不由得摇了摇头,叹口气朝前走去。
而这个中年翰林放下手中的书本,转头看向这个编修老者:“黄老,你不好好偷懒喝茶,跑到我这唉声叹气。”
中年翰林名为张庆至,而老年编修名为任涝。
听到张庆至的话后,任涝转过头来,而后又走了回来,将自己的茶壶放在张庆至面前的桌子上。
“还读什么书啊,我们翰林院马上就变成养老院了,那几个试读讲经的,天天在我们面前,拽的跟大公鸡一样,可他们多久没见过陛下了,他们正六品的官职啊,别说是他们了,咱们的正使大人,也没资格去陛下宫里面,经筵从成化八年一停,就再也没有开过,陛下啊,有些不信我们这一套了。”
“你还读书,读书,就算陛下来了兴致,开了经筵,也轮不到你我二人啊,你别忘了,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