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正使(2/3)

功,若是让他在收复安南,那,那大明岂不是一个石姓的国公了。”徐有贞说着,说着,危机感立马就上来了,他赶忙说道:“朝中官员对此有什么反应。”

    “大明在交趾摔了一跤,陛下想要一雪前耻,可百官们也都有自己心中的考量,到时候,这事一提起来,朝中又是一阵风波,依下官看来,那于太保,李辅臣二人都不会同意。”

    徐有贞听完之后,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这种传闻早就传开了,下面的官员都知道了,于谦,李贤二人只能知道的更多,他们知道的更多,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并且默许这种传言再京师弥漫的,就已经表明了他们态度。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朝中的局势已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于谦在朱见深面前的话语权越来越轻,而李贤作为两面派代表人物,是不可能在大方向上坚定不移的帮助于谦,这在以往都已经被一次次证明了。

    当然从詹杨嘴中得知了这么多的事情,也让徐有贞暗暗下定决心,还是要把江南的新税制早些解决,早些回到陛下的身边来。

    他害怕自己离开京师的时间久了,自己身上会发生什么变故。

    ………………

    东边的太阳就要升起了。

    霞光渐渐笼罩住了紫禁城,洒在了已经忙碌许久的太监宫女的身上。

    让他们的额头出现了些许的汗珠。

    继续打扫诸多主要的宫殿,而后又在宫中进行布置,特别是中宫坤宁宫是重点光照对象。

    张灯结彩,红毯遍地。

    仪仗队,锦衣卫,鼓乐队也都到齐。

    诸多的勋臣重臣穿朝服进入乾清宫中。

    徐有贞身旁站着詹杨,今日两个人可是要再出一次大风头了。

    等待一会儿后,朱见深才进入正殿,坐定之后,先是接受朝拜,而后由张保宣读诏书。

    由礼部尚书徐有贞为正使,礼部左侍郎詹杨为副使,持奉节,诏书,前往张府。

    听到这些后,站在武勋队列中的石亨满脸的不乐意,他碰了碰自己左边的泰宁候陈瀛,低声说道:“泰宁候,你看徐有贞高兴的,端是不知礼。”

    陈瀛只是苦笑一声,并没有答话。

    看到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