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滕王阁(2/4)
五万的军队,在晚上的时候,石彪便给赵辅写了一封密信,信中所言,大军即将南下。
战争一直笼罩在朝鲜的上空。
自成化十一年开始,朝鲜的上空,高层的博弈就已经开始了。
而郑种在第一次明军进犯平壤的军事行动中,被彻底的激怒。
以郑种为代表的平壤野心家们就开始针对汉城发起了军事动作,挑战大明朝在朝鲜为他们双方制定的新秩序。
他们起初想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在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拿下汉城,稳定局势,继而回过头来,跟大明谈,或者直接撕破脸的干。
到时候占据了富庶的南方,不管是打,还是谈,他们的资本也就多了起来。
可事情的发展却超过了这些野心家的预期。
打了一个月,主要的两大战场,开州城一线为代表的西线,金州城为代表的中线,全是僵持状态。
西线是因为平壤军的人数少,只能防守,而中线,郑种想早一点跟赵辅决战,是死是活赌一把,可赵辅却将所有的部队拉回了东洲城,不打了。
这让郑种有着全身的力气都没地方使。
赵辅想着就是拖,等到在平壤的明军调集完成后,再用手上的军队跟着平壤军死磕。
这不是一场只影响官绅,贵族,或者正统的战争,他对于普通的百姓影响是最大的。
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
各地的军队调动,征集粮草,生铁,让百姓的生活贫苦到了极点,等到军队抢完一波后,那些地方的恶霸又出来,接着抢第二波,让平日老实巴交的百姓根本就无法立足,导致流民四起,盗窃杀人的事件直线上升,官府也失去了对民间的控制力。
而在赵辅实际控制的四座城池中,在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士兵没有受到一点约束,他们随意的欺辱着自己的同胞,抢夺着富家大户的银钱。
除了接受汉城筹备的粮食之外,跟汉城所有的联系断绝。
赵辅也成为了汉城正东方向的实际掌控者。
实际上郑种在南下的时候也做了一定的安排。
平壤尉李季培被郑种留在了平壤,就是为了拖住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