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61章 对辽之议(2/4)

第61章 对辽之议(2/4)

迷云,就这样被尘封起来,在等待着朱见深亲政之后,才会有些松动。 乾清宫中,内阁陈奏朱见深的奏章,说太上皇并没有回来,还在蒙古。 朱见深看到这奏章后,心中一松。 也知道了自己的老爹应该是被逮到了。 自己可以安心吗,短期内可以安心,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防备之心是不可无的。 在这场风波中,受益最大的并不是朱见深,而是被擢升的徐有贞。 因为徐有贞进入了太皇太后的视线中,也进入了朱见深的视线中。 作为臣子,能够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象,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说徐有贞是奸臣不假,可奸臣不代表不忠诚,也不代表没有能力,有些事情奸臣做的要比忠臣还好。 因为朱见深想要做的事情很难,弄不好也是骂声一片,阻力极大,作为帝王,亲自下场去搞,那是最无脑的,他也需要台前人。 让内宫中的太监去做吗? 不行,就要从文官体系中培养台前人,一来分解文官体系中的力量,二来,也是将皇权的神圣性抬升,让读书人清流们去骂徐有贞,不要骂皇帝。 徐有贞现在的位置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又被加封了东阁学士,可以进入内阁,典型的搅屎棍标准配置。 这个位置的人身边会很快凝聚成一股势力,之后,朱见深只要从于谦身上挪出来一点关注,放在徐有贞的身上,那么这股势力就足于根于谦,李贤二人的势力相对抗。 于谦是大忠臣,忠于社稷,忠于国家,忠于万民,忠于皇帝。 但皇帝排在了最后一位。 朱见深想做的事情,是要变法,在这个时候,那可是大忌讳。 就算于谦有能力,可碍于时代眼界的局限性,也根本就看不出变法之后的益处,为了大明升平,他肯定不会同意。 朱见深尚小之时并未亲政,也就罢了,可若是不给于谦找个台前的对手,等到朱见深亲政的时候,朝堂已经是铁板一块,到时候朱见深即便想做点事情,也会很是艰难。 而于谦是英雄,是朱见深上一世的崇拜对象,他也不可能像神宗皇帝对张居正一样,死了之后,废除所有荣耀,也不能像其他皇帝一样,为了快速亲政,去斩杀有功大臣。 避免这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于谦找一个对手。 李贤 本是一个合格的对手,但太过聪明,朱见深若是想推李贤上前面给于谦打擂台,李贤就算察觉到了皇帝的用意,但为了自己的名声,肯定不会冲锋在前。 可徐有贞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