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问封赏(2/4)
道:“还请明公细谈。”
陈冲便将最近幽州的形势变化,与自己思量的对策合盘托出,询问董昭的意见。董昭低首斟酌,缓缓摇首说:“明公派人安抚啊,那用处恐怕不大。”
“怎么说?”
董昭答道:“间隙已成,已不是安抚能够解决的了。”
他接着与陈冲详细阐释:蹋顿其人反复无常,先随朝廷抵抗鲜卑,王师败绩,便又拥护逆贼张纯,与公孙瓒攻伐数年。等民生凋敝,国力不支,他又不顾旧情,杀张纯反正。至今再次举反旗,叛降多达三次,朝廷威信已然丧尽了。且这次反叛,是公孙瓒有错在先
。若朝廷派人安抚,蹋顿势必提出去职公孙瓒,若去职,朝中能以何人镇幽州?若不能去职,即使蹋顿一时安抚,但也不过是休战数月,秋冬再战罢了。
这一席分析可谓切中要害,与陈冲忧虑无二。陈冲当即问说:“那以公仁之见,可有其它计策?”
董昭将身体微微后倾,稍稍手捻胡须,便说道:“啧,既然安抚不成,明公不如当机立断,使出霹雳手段,重立天威!”
“重立天威?”
“蛮夷自古就畏威而不怀德,明公可以明面上依旧派人安抚蹋顿,私底下选几个勇武义士,藏身于使节之中。等到至蹋顿王庭,可让这几个义士选定时机,暴起发难,将蹋顿斩级于汗帐之内。蹋顿一死,使节便可以因势利导,将乌桓化大为小,扶持一部,灭其顽愚。其叛乱也就速平了。”
陈冲瞑目片刻,评价道:“太险。”
董昭目中露出讶异之色,显然未想到陈冲会如此评价,不禁解释说:“此计看似弄险,但明公在外广有仁名,派人刺杀,蹋顿必不怀疑,实际上是上上之策啊!”
陈冲没有接话,如今他身在朝中,没有辅政遗诏,却实为宰相,又推行改革,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乱,靠的就是自身的信义。虽然旁人会诟病他爱惜羽毛,但也会因他有贤良方正的声名,不愿妄自生事。董昭此计固然能够平乱,但却容易引起朝中各方猜忌,利在一时,弊端却在长久。但这却不是陈冲能对董昭明言的。
不过董昭提出此计,倒让陈冲想起他在魏郡的传闻。三年前公孙瓒拥立韩馥之子韩纯南下,魏郡中多有试图响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