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曹操分兵(3/4)
士数量达到千骑之多。他是想用这些骑士作为饵料,来引诱西军出营作战。但西军充耳不闻,无论前来的东人骑士如何污言秽语,只要不进入营垒箭程之内,都如同看见鸟兔一般全然无视。
见挑战不成,曹操又决意夜袭。他挑出数万军士,于一夜子时出发,寅时抵达西军营东五里处,但见西营之中灯火通明,将士列阵,秩序井然,显然是早已发现了东人夜袭的计划,曹操只能撤兵。但他心有不甘,于是又尝试再三,但皆为西军所看破,每次抵达时都能见西人严阵以待、兵戈如林的景象,且始终找不出能够破营的良机,这使得他极为无奈,对审配等人叹息道:“龙首用兵谨慎,我今日算是知晓了。”
如此时间一直拖延到了十月,秋风摇落,万物凋零,天气逐渐转冷,两军的士卒们也随之换上棉袄皮帽,在军中烧起火盆来,饮食用度也大为增加。这对于兵众较少的西军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拥有近十七万大军的东军来说,压力却与日俱增。
曹操迫切地需要打开局面,为此他多次与审配、沮授等人商议,以为眼下既然无法强攻西军营垒,那便只剩下分兵这一个选择。只是分兵之后,选攻的方向也颇有争议。原本东军的计划是直下徐州,但眼下徐州为孙策占领,守城的周瑜也是善战之将,分兵攻打,短时破城的胜算并不高,也容易产生变数。曹操几经谋划,最终还是决意放弃进攻徐州,与其按原计划攻打吴人,倒不如从兖州方向侧袭西军辎重,若能令其不战而退,徐州自然也就独木难支了。
也不知是否是上苍庇佑,做出这个决定后不到七日,兖州的斥候就传来消息,说他们在睢阳睢水一带捉了舌头,得知如今西军的粮食辎重,多积存在沛国相县。
这则消息的可信度颇高,毕竟睢水乃是西军漕运的大动脉,经常可以看到有粮船络绎不绝地经过,捉的俘虏也是来自弘农的西军什长,往来运粮已有三次之多,对于运粮的路线和兵力布置都非常熟稔。
即使如此,曹操依旧非常谨慎,毕竟相县与彭城相隔百里,风险极大,成固然收益极高,可一旦进攻不成,也很难全师而返。故而他在出兵之前,又派于禁率百余人扮做匪盗,去沛国打探消息。
于禁趁着日暮天黑出发,偷偷自彭城上游渡过济水,朝西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