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公孙瓒跃岭(3/5)
城进行合围。公孙瓒极为轻松地就进入到子城中,他向守城的赵该询问东军的布置。赵该答说,东军驻扎于白登山之南,鲜卑驻扎于白登山之北,相互连营达三十里之长,可谓是兵卒尽出。公孙瓒又遣使到平城中联系令狐渊,问他城中能否坚守。令狐渊得知援军前来,极为高兴,亦回复说,城中不缺粮草弓失,足可守御半年有余,唯恐国家弃之,今将军前来,可无忧矣。
中间有几日雨水暂停,东军再起攻势,然而公孙瓒近处观察,发现确如令狐渊所言,东军兵势虽多,但在平城完善的工事下,收效缓慢,平城还能支撑许久。子城的援助似乎并无用处,这让他颇觉不甘,便与随军的诸位幕僚讨论说:“平城固然坚固,但我受大将军之命远来,却不是作壁上观的。眼下东军迟慢,我等可否寻个机会,寻一点战功呢?”
赵该颇以为不可,他劝说道:“只要保平城不失,龙首大军抵达,将军便有十足的功劳,又何必冒险呢?一旦失败,反会使眼下局面颠倒啊!”
公孙瓒却大不以为然,他咳嗽了两声,反问道:“你还未听我计划,怎就知不行?”赵该只好侧耳旁听,这时公孙瓒才缓缓说出自己的设想,他竟打算率数千骑兵走小道,绕开东军的营垒,径直去代郡内劫掠袭扰,迫敌后退。
赵该听到这,大感为难,连连否决说:“东贼漫山遍野,不知君侯你走哪条小道能瞒得过去?”
公孙瓒却笑道:“这几日雨水不断,他们斥候也少,我大可以北上接道弹汗山,再经石豁山绕道代郡。轲比能和我是老对手了,他带了十万人马南下,老巢还能剩多少人?就算知晓了又能如何?要么任我横行,要么撤军回师,那平城之围也就解了大半了。”
这一着极为大胆,赵该确实未曾想过,但细思之下,又似乎颇为可行。他提不出反对意见了,只好同意。三日后,公孙瓒点出四千人,八千匹马。而后亲自领军,再次从子城启程,挑中的每个人携带了十日的干粮和一百支箭。
公孙瓒的北上正如他设想的那样,完全无人能预料到。东人在子城的东面也设置了两座营垒监视,却万万没想到他敢一路向北,故而公孙瓒犹如一把开封的钢刀,径直插入鲜卑腹心,继而直奔弹汗山处。
对于公孙瓒来说,这是他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