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尹山之围(2/4)
只得将大部就地屯守大尹山,在此安营扎寨,再向寿春的孙权请使救援。
而在信使奔走之后,汉军各部也陆续南下。先是关羽本部,而后是郭淮、杜畿、孙资各部,加上此前已与刘晔对峙的赵云、黄权等部,近乎十万汉军将三万吴军团团包围,而后在吴人营寨之外的各条通道上广修鹿角木栅。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就是要让这支淮北吴军插翅难飞。
孙权收到书信后,面色不禁大变,他可以接受退出淮北,却不能接受三万战兵一朝沦丧,当即就为解围一事召开军议。此时随他在寿春的幕僚,有鲁肃、吕蒙、张昭、步骘、顾雍、朱然、凌统等人。他们都主张不与汉军硬碰,而应该扬长避短,批亢捣虚。故而可率水师沿泗水北上,抢攻下邳、彭城,虽不一定破城,但可以借此威胁汉军的退路,逼迫关羽解围。
于是孙权亲领大军,自睢陵溯流而上,打算直取下邳。结果途经下相时,发现司马懿已在泗水两岸拉起铁索,又建立浮桥,船只不得前进。孙权以为司马懿独木难支,便令凌统于船头点火,将铁索炙烤融断,而后又下令拆毁浮桥。如此忙活了四日,终于清开水道。结果往后不远,水师又被迫停住。原来司马懿还在这段河流里打下了不少梅花桩,木桩或深或浅,使船只稍不留神便会搁浅难行。
吴人在这片水域走走停停,拆拆建建,十日下来,才行了不到短短十余里,而枯水期却近在眼前。枯水期一到,楼船无法在泗水中航行,那吴人的水师优势也就将逐渐落没,而转由汉军的骑兵彻底主导战场了。到了这一步,诸将已心知肚明,想要通过水路逼迫汉军撤兵的设计,恐怕已经无法实施了。那眼下该如何做呢?去大尹山和汉军正面厮杀吗?没有一个人有把握。
还是鲁肃对孙权进言说:“数万将士陷于重围,如果一箭不放便将他们尽数抛弃,主公的民心恐怕就将丧尽了,基业社稷恐怕也大有损伤。今日不战,将来就无人敢战。该下决心了,绝不能就此束手就擒!”
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而后他率众重入淮水,屯军于淮浦,以此为前进基地,继而自游水处进入淮北。游水与祖水在海西处相交,而如今海西为赵云所占据,只要能够重夺海西,吴人便能以水师突入祖水,自然为刘晔解围了。
只是时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