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刘燮夜至淮南(3/4)
绕远路,结果问路时,因口音缘故,当地的吴人看出他是淮北来的,便故意给他指错路。结果使得使者白白绕了两日弯路,方才将消息送到刘燮手里。
而此时的八公山战场,已经开始长达十余日的鏖战。黄权将水师移回八公山后,与郭淮渡过淝水进行连营,而后按照刘燮此前的布置,汉军自西、南两面同时向八公山发起进攻。只是吃了第一次受挫的教训,汉军并不急于一战将全军投入战场,而是将全军分为十队,每次用两队进行进攻,其余各队则休整压阵,不至于露出使吴军下山的破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如此一来,汉军进攻的伤亡极大。毕竟鲁肃修建的八公山营垒,堪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了。他利用凸出的地势,在山砦间修建了数十道山梯,使得看似孤立的木围相互连通,往往能及时地根据汉军的动向调整人力分布,使得郭淮设计的几次声东击西都无功而返。这段时间下来,全军已有七千伤亡,却仍看不见破营的征兆,这使得军中渐生怨气。而郭、黄二人也不得不做出更改,原本规定每日都要派军斫营,此时为了安抚军心,也被他们延迟为两日一攻。
而更令两人感到棘手的是,就在昨日,南面的寿春水师也随之北上,直接停靠在南面十里处的河口。根据斥候来报,吴人水师可谓是倾巢而出,正在岸上扎营,显然是打算进行反夹攻。
在这种情况下,郭淮不免想到上次的败仗,继而心中再次萌生出退回西岸的想法。他对黄权说:“公衡兄,陛下虽令你我强攻八公山,所为也不过是为周都督遮掩。如今寿春水师都已北上,我们还何苦待在此处?若不及时撤出,恐怕就有再败的风险了!”
郭淮的意思黄权明白,但他心中也有犹豫,反驳说:“伯济兄,我倒觉得此事奇怪,吴军明明占据了优势,只要继续守下去,他们便能大概成功,又何必主动做出决战的姿态?他们若是如此好战,上次便不会如此轻易地休战了。这其中怕有蹊跷,不妨先固守营中,过几日再看看。”
郭淮听了也觉得有理,便又答应再观望几日看看。结果当日夜里,北上的吴人就与八公山的守军向汉军发起反攻,其攻势之猛,与此前完全不同。他们在营外彻夜击鼓,从东、